曾推動鎂合金研究走向世界前列,近期又發力高端制造檢測設備替代-天天快資訊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的發展從向下拓展,正在逐步朝著向上溯源的方向邁進。”中國工程院院士、輕合金精密成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氫科學中心主任丁文江表示。
圖丨丁文江(來源:資料圖)
【資料圖】
1953 年,丁文江出生于上海市。后來,他來到上海交通大學鑄造工藝與裝備專業學習,并于 1981 年畢業后留校工作。
在科研腳步剛剛開始之際,丁文江專注于鋁材料領域,并以非熱處理強化鋁合金為研究重點。1983 年,基于一次偶然的契機,他轉入對鎂材料的研究,并在該領域披荊斬棘了長達四十年。他的科研經歷和轉化落地的一系列探索,在某種程度上也與他提出的“向上溯源、自立自強”的發展理念相符。
聚焦鎂合金材料四十載,多次取得突破性成果
每一個學過化學的人,都應該知道鎂這種金屬元素。它占據著元素周期表上第 12 號排位,它既是于自然界廣泛分布、且屬于人體必需元素的一種,又是常見的一類密度小、化學活性大的輕金屬。
但在實際生活中,普通人似乎只能通過兩種方式直接知道鎂這種元素。其一是節日之際燃放的焰火,就是通過鎂燃燒后會發出刺眼光芒的原理制成的,如果在其中添加不同的氧化物,便可呈現出豐富的色彩。其二是早期照相時使用的鎂光燈,也是通過燃燒鎂粉放出強光實現的。
于丁文江而言,他和鎂的結識有些與眾不同。
1983 年,中國剛剛引進桑塔納轎車。在推進國產桑塔納下線的過程中,上海第一汽車附件廠發生了一次燃燒事件。當時相關負責人以為是鋁發生了燃燒,便邀請從事鋁研究的丁文江前來一探究竟,但經過確認才發現,是桑塔納上的兩個鎂合金零件,即變速箱的殼體和殼蓋,發生了燃燒。
這次經歷,讓丁文江開始對鎂材料產生興趣。
1987 年,他參與到桑塔納轎車鎂合金變速箱的國產化科研工作中。
“當時,中國正值改革開放,幾乎所有產業領域都在引進國外生產線,包括鋼鐵、洗衣機、電視機、冰箱等。我們科技人員的主要職責,就是把引進來的產品進行國產化。”丁文江表示。
在他們投身于鎂合金材料的制備時,發現其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一般來說,所有的金屬材料都是先熔化,再燃燒,也就是熔點低于燃點。但鎂材料卻剛好相反,因為其燃點低于熔點,所以往往還沒熔化,就會與氧氣發生反應并燃燒。
可是,在制造任何產品之前,都需要先經過熔化材料這個環節。因此,鎂的這種特性,給產品生產帶來了極大阻礙。
雖然他們使用各種手段,來為鎂材料提供保護,但這種方式也增加了生產的難度,并提高了成本。
為了攻克這個問題,丁文江開始研究鎂發生燃燒的原因。
和鋁一樣,鎂和氧的親和力也非常大。不過,鋁和氧可以通過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鋁,后者能夠阻止鋁繼續被氧化。而鎂的氧化膜是疏松的,就像魚鱗一樣,存在一片一片的間隙,所以并不能阻止鎂的持續氧化。
基于此,丁文江和團隊通過改造鎂的氧化物結構,即使用摻雜稀土元素的氧化膜,讓其和鎂的氧化膜實現互補,進而開發了阻燃鎂合金,成功地將鎂的燃點從 520℃ 提升到 935℃,遠遠高于鎂的熔點(651℃)。基于該項成果,他們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除了燃點較低外,鎂還存在另外一個弱點,那就是強度不夠高,而這會給大規模應用帶來難題。
對此,他們在高強度鎂合金方面進行探索,最終將鎂合金的強度提高到 500 兆帕,使用溫度提高到 300℃。
將鎂和氫成功地聯系到一起,開拓出鎂基能源材料的研究方向,則是丁文江的又一項重要研究。
在推進新能源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的過程中,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一位的化學元素氫,扮演著關鍵角色。雖然氫是綠色清潔能源,但其要想實現規模化應用,卻并非輕而易舉。
這是因為,氫通常以由雙原子分子組成的氫氣形態存在,在常溫常壓的狀態下,極易發生燃燒和爆炸,非常不利于儲存和運輸。即使是采用目前常用的高壓氣態儲氫和低溫液態儲氫等儲氫方式,也需要耗費巨大成本。
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丁文江團隊花了很長時間探索和嘗試。最終,他們決定將鎂和氫直接結合,從而制備出含有鎂氫元素的合金材料,讓氫能夠借助常溫低壓條件下固態儲存的方式,很好地“留存”在鎂基材料中。
經過測試,他們發現采用固態儲氫方式,可以實現每立方米 110 公斤氫氣的儲存。這一數據遠遠超過用高壓氣態和低溫液態方式儲存的氫氣量,后兩者分別為每立方米儲氫 14.4 公斤和 70 公斤。據了解,去年 12 月,他們已經設計出可以儲存 1.5 噸氫氣的世界首臺標準化鎂基固態儲氫車。
據悉,這種固態儲氫方式,既能夠適應大規模、長距離的氫運輸,又有利于儲存多余的能源,可廣泛應用于儲能、交通運輸、熱電聯供等領域。
聯合創立高端制造設備公司,助推技術自立自強
“中國改革開放的前三十年里,在跟蹤、模仿、引進、消化、吸收和競爭上,花了很大的力氣。我把這個發展現狀做了一個總結,叫向下拓展。桑塔納的引進和國產化,便可看作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十八大以來,我國進一步加強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如今二十大又將科技發展提到了一個更高的程度,即加快推進自立自強。因此我認為,未來我國科技一定會以向上溯源為發展方向。”丁文江表示。
迎著這個發展趨勢,丁文江聯合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澤,以及其他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專家,共同創辦了無錫亙芯悅科技有限公司,并由丁文江院士擔任公司的首席科學家。
據介紹,這是一家高端制造設備公司,主要聚焦于量測與檢測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應用于半導體等高端制造業。
圖丨坐落于無錫新吳區微納園的亙芯悅(來源:資料圖)
在該公司名稱的背后,隱含著哪些立意呢?
據丁文江介紹,亙芯悅所專注的業務,是芯片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會對中國芯片產業鏈的發展起到良好的補充作用。
因此,“亙”是亙古不變的意思,表達公司堅持立足長遠的發展使命;“悅”則取高興之意,希望既能夠讓芯片感到高興,又能夠讓做芯片行業的人感到高興,意在開發高質量的檢測設備。
圖丨公司圖(來源:資料圖)
那么,該公司的初衷與使命,又將以怎樣的發展策略來踐行呢?
丁文江表示:“我們主要從完成進口替代和實現存量選優這兩個策略出發。”
對于進口替代,他介紹了公司正在開展的其中兩方面工作。
一方面,是實現檢測設備中腔體材料的更新換代。
在檢測設備中,有一個用于提供真空環境的腔體。它的精度和穩定性,對于設備性能來說至關重要。
芯片制程正在朝著越來越小的方向發展,制造設備的腔體減震上必須得到充分保證。盡管機械減震是通常采用的方法,丁文江團隊研究發現,材料也可以在減震方面發揮很大作用。他們正在嘗試使用鎂材料,來制造原來基于鋁材料制成的腔體。
“一旦成功,我們就逐步達到了更新換代,進而實現了一個細分領域的自立自強。”丁文江說。
圖丨公司圖(來源:資料圖)
另一方面,是實現電子槍材料的更新換代。
電子槍是電子光學領域的一個核心零部件,其主要功能在于發射電子、控制電子流、聚焦電子束等,多用于鎢絲燈和顯像管中。
目前,所有的電子槍都是基于鎢材料,朝著從大到小的方向,通過不斷研磨、切削來制備。
在這方面,丁文江團隊改換從小到大的制備思路,正在探索使用比鎢材料更合適的材料,制備新型電子槍。
這些例子體現了存量選優的策略,也支撐著亙芯悅的發展。簡單來說,是用多年積累下來的深厚產業經驗作為支撐,在已有產品的基礎之上做好成本控制,選擇最合適且最有用的那些技術與材料來提高產品的性能指標。
“我們希望公司通過轉化這些科研成果,在未來可以達到增量創優的目的。同時,科研成果的高水平工程化,可以將企業帶到該領域的領先地位,也是我們科技產業的一個愿景。”丁文江最后表示。
支持:張智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今日熱點
為您推薦
河南考古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全球播報:樂在其“粽” 雙華社區端午主題集市熱鬧開市
【夜談會】若開拓者真的交易來喬治&阿德巴約 新賽季會是什么水平
排行
最近更新
- 曾推動鎂合金研究走向世界前列,近期又發力高端制造檢測設備...
- 人間至味安清歡選禮物,人間至味是清歡安清歡的弟弟? 環球熱文
- 【報資訊】安倍晉三菠蘿_安倍沙羅
- 甘肅省臨澤縣市場監管局多舉措加強食鹽安全監管
- 鼻子旁邊長痘痘一按就疼_鼻子旁邊長痘痘怎么消除-環球微資訊
- 環球觀速訊丨眾合科技獲26家機構調研:公司山西的生產基地將...
- 速遞!市場監管總局:大力支持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 【當前獨家】假面騎士Geats:三葉蟲官方設定公開,逃跑能力還...
- 固原攜農文旅資源“奔赴”福州 再續濃濃“山海情”
- 國家網信辦發布深度合成服務算法備案清單:百度阿里出門問問...
- 每日熱議!平安六福保險產品詳細介紹,有什么優點?
- 小型榨汁機可以榨豆漿嗎,小的榨汁機能榨什么怎么打豆漿 世...
- 貓咪能否吃水果,貓咪可以吃水果罐頭嗎|當前速讀
- 開紅酒怎么開的,開紅酒最簡單的方法教學 全球看點
- 中國銀行馬尼拉分行助力菲律賓綠色金融發展
- Perlisten(佰儷聲)首席執行官分享s7t Limited Edition限量...
- 比武磊差太多:國足主力前鋒13分鐘內出現3次超低級失誤!
- 【研華科技參評】維科杯·OFweek 2023年度儲能行業卓越/優秀...
- 募資8億,這家風電“未來獨角獸”沖刺滬市IPO! 每日訊息
- 每日報道:中式恐怖解謎游戲《街》試玩版上線 8月發售
- 工信部:深化“5G+工業互聯網”發展 推動不少于3000家企業建...
- 海報直擊丨探訪疊滘龍舟賽:比漂移過癮,比過年熱鬧!這事關...
- 《虛妄輪回》steam有試玩版嗎?游戲特色內容介紹
- 證券板塊跌1.77% 哈投股份跌0.2%跌幅最小|天天熱消息
- 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
- 環球今頭條!精達股份擬發不超11.26億可轉債 近3年2募資共10.8億
- 暴雨將至!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發布災害風險提示
- 洛克王國潞虹介紹一覽
- 端午小長假 中國鐵路北京局預計發送旅客超600萬人次|天天快訊
- 債券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