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娛樂 > 正文

【世界聚看點】掛菖蒲、編五彩手環、雄黃畫額,湖南少兒圖書館舉辦端午國潮故事會


(資料圖片)

掛菖蒲、編五彩手環、畫“王”字。6月22日,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湖南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傳統文化學堂舉辦國潮故事會《五月端午,驅毒引福》,40對親子家庭參與其中,在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一起驅五毒,掛菖蒲,互道安康,在動靜相宜的節日活動中體驗傳統中國節。

“端午節,天氣熱,心神亂 ,瘟疫侵。蝎子、蜈蚣,還有蛇.....”一首朗朗上口的童謠,拉開了活動的序幕。來自長沙悠貝親子圖書館的劉學老師帶著小朋友們一邊歡快地朗誦,一邊手舞足蹈地打著節拍。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天中節,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民間祭拜先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的民俗大節。這一天,龍氣旺盛、天氣陰晴不定、冷熱交替,導致疾病肆虐、毒蟲侵害,民間衍生了一系列懸艾葉菖蒲、拴五彩繩、雄黃畫額的驅毒習俗,以及鐘馗化身為虎驅趕五毒的民間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每年端午的這一天,有毒的動物和昆蟲就會出來作亂......有個名叫鐘馗的小朋友,想辦法打敗了它們......”活動現場,劉老師聲情并茂講述了英雄小鐘馗驅毒引福的國潮故事。隨著故事的推進,孩子們會驚喜地發現,小鐘馗準備的道具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用孩子聽得懂、感興趣的方式講述傳統節日的由來,讓傳統文化和孩子相關,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里。

端午時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孩子手腕上戴上五彩繩。自古,在端午節佩戴五色絲線有辟邪,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編制一根五彩絲線手環。系在手腕上,色彩明艷,不僅是好看的裝飾物,也飽含長輩對孩子們的關愛,為他們祈福納吉,希望孩子們平安順遂。

“柳葉青,梅子黃,家家戶戶過端陽,大人喝著雄黃酒,兒童額上點雄黃,畫個‘王’字學虎樣……”孩子們聽了小鐘馗的故事,知道了“雄黃點額”。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以鎮邪,寓意孩子猶如“百獸之王”老虎一般勇敢向前,又意為辟邪驅鬼,保佑兒童吉祥如意。現場還準備了雄黃酒,讓爸爸媽媽親手為孩子們的額上畫“王”,孩子們發出老虎的吼叫聲,學的惟妙惟肖。

此外,現場孩子們和家長一起動手扎一束菖蒲艾草,懸掛在自家門口,不僅可以防蟲驅蚊,添了一份“端午味”,還有“祈福全家”的美好寓意!

“這就是來自中國傳統節日的浪漫儀式感。”一位學生家長表示,孩子們通過沉浸式體驗,享受了自己動手制作的快樂,既增進了親子互動交流,也學到了許多傳統文化知識。

“國潮”端午體驗,讓大家一起親身體驗了自古以來的諸多習俗,讀懂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在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爭當小小傳承人。

瀟湘晨報記者陳張書 通訊員黃雅雅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