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保險銷售誤導須“零容忍”
據媒體報道,2018年年初至今,銀保監會總計公開發布涉及保險業的監管函33張。在33張監管函中,有接近9成問題涉及保險產品條款表述不嚴謹、條款要素不完備、產品屬性分類不當、險種歸屬不當等。這些問題直接或間接產生銷售誤導、銷售欺騙問題,損害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監管層十分重視保險銷售誤導和銷售風險的監管工作。但銷售誤導現象屢禁不止,嚴重阻礙了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網民指出,對于銷售誤導問題須“零容忍”,不僅要對公司嚴肅處理,還應將責任明確到人,做到“誰違規誰負責”,并加強保險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對違法違規失信行為進行嚴懲和曝光,這樣才能對違規行為產生震懾力。
網民“智言”認為,保險銷售誤導與保險銷售人員傭金模式的利益驅使、準入門檻不高、素質參差不齊等有關。還有部分保險公司為吸引眼球,產品設計開發的科學性和嚴謹性等方面存在欠缺。“銷售誘導給保險公司帶來了理賠困難和更深層次的消費者信任問題。”
此外,越來越多的保險機構及從業人員利用自媒體展示公司形象、普及保險知識。“在互聯網時代,保險營銷員利用自媒體宣傳,但有些營銷員利用不實宣傳或夸大宣傳等方式進行銷售,具有明顯的誤導嫌疑。” 網民“朱俊生”說。
網民“李文龍”指出,保險銷售誤導、隱瞞合同重要情況仍是保險行業存在的頑疾,這與保險銷售人員完成業績壓力有很大關系,公司治理和人員管理仍有待完善。保險機構只有避免短期、短視行為,不論產品設計,還是銷售,都應充分尊重消費者的獲知權、公平交易權以及求償求助權,才能有效防范聲譽風險,才能有市場前景。
網民“袁春生”表示,須強化公司責任、加大監管力度。對于銷售誤導問題,不僅要對公司嚴肅處理,還應將責任明確到人,做到“誰違規誰負責”。此外,需建立便捷有效的投訴渠道和矛盾糾紛解決機制,并加強保險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對違法違規失信行為進行嚴懲和曝光,加大失信懲戒力度。
關鍵詞: 對保險銷售誤導須“零容忍”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2022冰雪上的巔峰對決,舒達床墊為運動與夢想助力!
- 邁威生物去年預虧超6億元,重資投向研發能帶來多大的盈利空間?
- 萬事利預計去年凈利潤下降29.02%-10.1% 四季度銷售收入大幅萎縮
- 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報告白皮書發布 20.2%的受調研患者耐藥不耐受
- 49家公司IPO項目處于中止狀態 不少公司已提交注冊申請
- 騰訊微保“我家保單”科技創新獲認可,榮膺“全球保險科技案...
- 銷售收入減少 皇臺酒業預計去年凈利潤下降129.87%-144.80%
- 正弦波發生器電路圖
- 你所不知的濾波器的作用
- ARM之協處理器CP15
- SPICE 仿真和模型簡介
- 噴油泵工作原理
- 水井坊預計去年銷售量增長約40% 全部來自中高檔酒
- 居然之家預計去年凈利潤23億元-25.8億元 行業景氣度持續回升
- 中國奧園出售位于加拿大的多處資產 將獲得7673萬元收益
- 廣州經傳多贏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入選“卓信大數據計劃”第五批...
- 寶媽為新生兒取名字陳卓林,獲全家人點贊!
- 今年A股兩市跌多漲少 超4000只個股下跌
- 重磅車型新一代蒙迪歐亮相,能讓長安福特重返巔峰嗎?
- 全新高光賦能“高定美學” 柏薈成立艾維嵐臨床培訓中心
- 洞見數字化轉型新機遇 榕樹貸款科技引領驅動服務升級
- 違約!中泛控股未能支付2023年到期票據應付利息1691.7萬港元
- 陽光股份稱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下降預計2021年度歸母凈利同...
- 時代中國控股擬先舊后新折讓17.07%配售1.177億股籌集約4億港元
- 中國泛海披露17.9億融資違約進展稱:相關武漢項目將依法拍賣
- 年貨節好物清單來襲!賀年不能沒有TA
- 微信推出“拜年紅包”功能 如何設置微信小老虎圖標
- 粵海飼料的股票今日開啟申購,公司老板是鄭石軒嗎?
- 開超市需要辦理什么證件?辦理超市證件有哪些流程?
- 新年伊始,誼瑞智能床撬動億萬智能家居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