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考古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新華社鄭州6月21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記者21日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在河南信陽城陽城遺址八號墓葬內發現了大量圓形植物包裹。研究發現,包裹外部為槲葉,內部為水稻、黍等糧食,這些槲葉糧食包裹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的最古老的粽子。
信陽城陽城遺址八號墓發掘現場負責人武志江介紹,八號墓是一座戰國中期的楚國貴族墓葬,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東,由墓道和墓室組成。在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在槨室中后室的木案上,發現了大量用葉子包著的圓形包裹。
(資料圖)
圖為城陽城遺址八號墓發現的圓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完整的圓形包裹有40個,還有很多破損散落在槨室底部,這些包裹都由寬大的植物葉子層層包著,由麻繩或者莖稈捆扎,呈現厚圓餅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植物與寄生物考古實驗室主任藍萬里說,通過測量,包裹的直徑約10至15厘米,厚3至5厘米。
據介紹,隨著包裹一同出土的還有少量樹枝,考古人員推測這些植物包裹幾個為一組,串在或系在樹枝上。
“由于八號墓所處位置地下水位較高,墓室整體被地下水浸泡,形成了特殊的埋藏環境,這為墓葬中文物的保存創造了有利條件,使得圓形包裹千年未腐。”武志江說。
考古人員通過體視顯微鏡分析發現,40個完整包裹內有39個里面裝的是沒有脫殼、沒有煮過的稻谷,另外1個裝的是黍。
圖為城陽城遺址八號墓發現的圓形植物包裹。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為了判斷包裹這些稻谷和黍的植物葉子,我們找來同種類現生葉子進行比對,通過拼合各個部分的殘片,根據葉形、葉緣、尺寸、葉脈形態等特征,最后判斷圓形包裹外的植物葉子是槲葉。”藍萬里說,槲葉是殼斗科植物槲樹的葉子,現在豫西一帶依舊流傳著食用槲葉粽子的習俗,也叫槲包。
“楚國槲葉包,如今端午粽。先民們的飲食痕跡,以文物為載體,跨越千年,見證著中華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藍萬里說。
(來源:新華網)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夜談會】若開拓者真的交易來喬治&阿德巴約 新賽季會是什么水平
臺灣又一明星翻車,性侵20人不止,受害者:下面很大、最愛絲襪
傳《生化危機:代號維羅妮卡》重制版明年公布:比原作內容多!|世界快看
排行
最近更新
- 河南考古發現距今2000多年的粽子
- 中手游港股跌16.91%
- 美國購房申請指標升至六周高位 抵押貸款利率回落_當前播報
- 【公示】關于公示2023年第二期上海市PCT專利資助及集成電路布...
- 安溪:多彩非遺活動進校園
- 508公里光纖量子通信:袁之良團隊創城際量子密鑰率新紀錄
- 警惕!日媒:日方將擴大“日本版海上陸戰隊”規模并部署到東...
- 實時焦點:荷蘭U21連續4次晉級淘汰賽,休迪納摩防守提升,圣...
- 環球熱推薦:90歲老戰士與90后飛行員同框 不同的時代,同一...
- 充電樁一樁難求,縣鄉地區要盡快補上短板 今日要聞
- 廣東發布前5月經濟數據:制造業新動能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 微資訊
- 當前報道:桂林市水稻苗情簡報第八期
- 思南雙塘街道:支部書記進機關 精準提能促振興 天天熱議
- 端午假期旅游人次有望破億 旅游消費或達370億元 當前最新
-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會見歐洲大型企業負責人|世界新動態
- 環球快資訊:端午出行高峰來臨 鐵路擴大運能滿足需求
- 新聯電子:我公司的部分產品采用了邊緣計算技術 熱推薦
- 國產缺芯少屏問題都被他解決了,京東方之父再次抓住新機遇 ...
- 即時看!“云辦案”巧調解 萬里對話化糾紛
- 汽車產業鏈碳排放管理數字化、透明化再進一步 國內近1400...
- 海南:嚴厲打擊惡意欠薪 對屢教不改的企業將問責
- 上海精神病醫院排名前十名有哪些醫院「排名出爐」上海精神病...
- 鄭州啟動電子計價秤大排查大整治專項行動 聚看點
- 世界速看:人和人(湘潭)律師事務所:濃情傳愛心 強化湘潭...
- 緊跟貝萊德 美國智慧樹投資公司再次申請推出現貨比特幣ETF_...
- 天天快訊:太平鳥最新公告:定增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
- 兩部門會商調度端午節及梅雨期防汛工作 今日要聞
- 南京郵電大學:產教融合貫通培養集成電路人才
- 蘭州百合:蘭州百合 甜美好合
- 多層次社保不能少了長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