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保險 > 正文

“海岸衛士”和它的守護者

原標題:“海岸衛士”和它的守護者

“海岸衛士”和它的守護者

( 2023-06-28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新華關注·家園


(資料圖)

碧海晴空,白鷺翩躚,一片片青翠散落在海岸線上,在湛藍的海天之間畫出一道絕美的生態風景。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分布最集中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世界濕地生態恢復的成功范例,也是林廣旋守護了30年的地方。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總稱,它既可防風消浪,又能凈化海水,還能為魚蝦鳥類提供棲息之所,因而有“海岸衛士”之稱。身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橋管理站站長,林廣旋和他的同事們數十年如一日,守護著祖國南疆這片綠色的屏障。

守護

這片紅樹林是“國寶”,要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走進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門上的這句話十分醒目。這是對這里所有工作人員最基本也是最嚴格的要求。

作為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高橋管理站有27公里海岸線、1.3萬畝連片紅樹林,魚類、貝類、昆蟲各百余種,鳥類達300多種,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豐富,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和“鳥的天堂”。

林廣旋1993年來到高橋管理站,30年來大大小小的自然災害遇見不少,一次次見證紅樹林的“國寶”價值。

2008年,強臺風“黑格比”襲擊廣東,登陸時風力高達十五級,強勁的風暴潮導致一些沿海地區海堤損毀、海水倒灌。“但是臺風過后我們發現,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基本安然無恙,沒有紅樹林的地方則損毀嚴重。”林廣旋說。

紅樹林樹皮富含單寧酸,這一物質遇到空氣容易氧化而成為紅色,故而得名“紅樹林”。紅樹林面積只占全球熱帶森林面積的0.7%,卻給全球沿岸生態系統的海洋生物提供一半的食物。

“為了這片樹林,我們會考慮天上飛的、水里游的、海水鹽度、外來物種等各種因素,各個群落就像齒輪,環環相扣,相互影響。”在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張葦看來,紅樹林保護,保護的不只是一片樹林,更是一個生態系統。

“紅樹林不是珍稀植物,但卻有著非常重要的生態價值、科研價值、藥用價值和人文價值。”張葦說。

這幾年,保護區建立了紅樹林宣教中心以及兩個野外自然教育基地,還通過社區互助項目開展科普活動,讓紅樹林保育知識走進村莊、校園,在增強民眾生態保護意識的同時,也提升了紅樹林的人文價值。

目前,全球紅樹林生存狀況并不樂觀。《2022年全球紅樹林狀況報告》顯示,1996年以來,全球已喪失5245平方公里的紅樹林。

“20年里我們種了1500公頃,在全世界紅樹林減少的情況下,湛江的紅樹林卻在增長。”張葦說。目前湛江保護區的紅樹林面積達7228公頃,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33%。

值得

“紅樹林保護,值得付出青春。”對于已從事紅樹林保護工作20多年的張葦來說,這句話是她最深刻的人生感悟。

2002年,帶著對濱海城市浪漫生活的向往,貴州姑娘張葦大學畢業后來到湛江紅樹林保護區工作,但面對的挑戰讓她始料不及。

“當時湛江發展還比較落后,外地人融入當地生活也比較難。”讓她最受打擊的是,一些人對紅樹林保護工作不理解,甚至覺得保護區是地方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2012年以來,綠色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紅樹林保護迎來最好的時期。經過多年工作歷練,張葦克服了最初的彷徨與失落,守護紅樹林的那份情懷愈益堅定。

始建于1990年的湛江紅樹林保護區,最初的保護范圍僅限沿海2000公頃紅樹林濕地,如今已擴展到整個雷州半島1500多公里海岸線的2萬多公頃濕地,保護水平不斷提高,從最初的海外取經到如今的自主科研,管理也更加精細化。

2022年6月,中國濕地保護法正式實施,包括紅樹林在內的濕地保護管理體系初步建立。根據規劃,到2025年,中國將新增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面積9750公頃。

“這幾年的變化尤為顯著。”從十幾年前的不被理解到如今湛江全城打造“紅樹林之城”,全社會的紅樹林保護意識快速提升。張葦感慨,如今紅樹林保護“已經走到聚光燈下”。

傳承

在湛江市乾塘鎮陳氏宗祠里,立著一塊“禁伐葭丁碑”。“葭丁”就是紅樹,碑文以村規民約的形式,嚴禁違規砍伐紅樹行為。這塊距今150年歷史的石碑,見證著湛江人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精神傳承。

“70后”林廣旋是湛江本地人。初到保護區工作那幾年,正是珠三角高速發展期,他的同學在那里一個月掙幾千元,林廣旋一個月工資才300多元。而且巡林是個苦差事,日曬雨淋、蚊蟲叮咬。但對大自然的摯愛和守護好紅樹林的那份責任,最后讓他選擇留了下來。

“我現在是湛江觀鳥協會的資深會員,閑暇時最喜歡到戶外觀鳥、拍鳥、拍植物。”林廣旋指著身上穿的觀鳥協會文化衫告訴記者。

在“80后”張葦看來,在不被人理解的時候依然扎根紅樹林,體現的是守護者們的情懷,是對紅樹林保護事業發自肺腑的熱愛。

令人欣喜的是,新一代年輕人正接過守護紅樹林的接力棒。他們有追求、有熱情,而且理念新、技術新,是中國紅樹林保護的未來。

從實習期算起,今年是“00后”陳廷豐在紅樹林保護區的第四個年頭。從小愛好博物學的他認為這份工作“完全符合預期”。工作之余,他時常在網上分享戶外調查時拍攝的照片和視頻。

“像愛護眼睛一樣守護好紅樹林,就是要用最大氣力去保護最珍貴的東西。”陳廷豐說,紅樹林和它的生態系統哺育了雷州半島上以海為生的人們,守護了海岸上的生態家園,也讓他實現了人生價值。(記者趙丹平 吳濤 楊曉靜)(趙丹平 吳濤 楊曉靜)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