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保險 > 正文

上海科普大講壇迎來200期,黃荷鳳院士現場“催生”

“年齡、年齡、還是年齡,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今天,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來到上海科普大講壇第200期“名家話科創”特別活動,開展了題為《了解生命,孕育健康寶寶》的科普講座。活動中她反復強調,不論男女,年齡的上升都會帶來不孕率、產科并發癥、嬰兒出生缺陷的上升,想要孕育健康寶寶,最好的方式就是趁著年輕,趕緊生娃。

本期大講壇由上海市科委指導,上海科技館、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舉辦。


【資料圖】

“出生缺陷”是全球重大公共問題之一,是導致嬰兒死亡和兒童殘疾的重要原因。根據《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統計,中國每年約有90萬出生缺陷兒降生,約占出生總人口的5.6%,也就是說每30秒就有一個缺陷兒出生。

在導致出生缺陷的因素中,遺傳因素占了30-45%,環境因素占了5%-10%,兩者共同作用占了50%。醫學上,女性超過30歲、35歲、38歲都有可能被判定為“高齡產婦”,主要判斷依據是看卵巢年齡。而男性一般超過40歲,精子質量也會大幅降低,也會被判定為“高齡爸爸”。母親對21三體綜合征(唐氏綜合征)影響較大,父親則對新發病癥、自閉癥、先天性心臟病影響較大。

黃荷鳳表示,她特別想做一項研究,就是到結婚登記處掛孕前遺傳篩查海報,對比孕前做了篩查的夫婦與未做篩查的夫婦新生兒健康水平的研究。足可見關口前移、提前篩查、適齡生育對于預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另外,胚胎剛開始發育至出生后兩年的1000天被WHO定義為終生健康的“機遇窗口”,合理的營養攝入、檢測體重、避免肥胖都可以改善孩子終生健康。

作為上海科普大講壇第200期特別活動,本次“名家話科創”系列講座還邀請了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教授、B站藝術史寶藏UP主孫乃樹,上海微創醫療機器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算法研發總監李自漢,上海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技術系主任申林,原同濟大學物理教授、科普達人“不刷題的吳姥姥”吳於人,分別從藝術家、企業家和教育家的視角,為觀眾們講述藝術音樂、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等領域的科創案例,將前沿高端的科研成果、社會關注的科技熱點進行科普化傳播。

此外,館方為觀眾們準備了2場精彩的科學LIVE秀,讓大家切實感受科學表演的魅力,“科創展臺”作為本次特別活動的展示板塊,邀請了一批科技創新型企業搭建起科創教育的展示平臺,通過人形機器人、元宇宙影音和數字人、AI+VR互動等,將科技前沿技術和科創教育最新成果帶到公眾身邊。館方還在展臺區域為觀眾準備了機器狗表演等節目,讓觀眾在聽講座之余也能沉浸式體驗豐富多彩的科學世界。

上海科普大講壇是一項集科學性、前瞻性、開放性、公益性于一體的科普活動。自2009年首講至今,上海科普大講壇已成功舉辦講座200期,共邀請了399名中外知名科學家為公眾開展科普講座,其中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2名,院士54名(含外籍院士),美、英、法、日等國外科學家44名,吸引了4萬多名公眾現場參與、超千萬名粉絲線上互動,覆蓋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多年齡段。講壇開發了“未來科學+”系列科學營、國際館長論壇特別活動、“科學與藝術”系列工作坊、“City Walk戶外探索”系列、“校長說”系列等子品牌,是全國科學傳播領域中最具有公信力、影響力、創新力和國際視野的公益科普品牌之一。

未來,上海科普大講壇將繼續突破空間限制,多“走出去”,在本市、長三角地區、邊疆偏遠地區舉辦講座;突破形式,在常規講座的形式上增加對談、沙龍、圓桌等環節,激發思維碰撞,并通過科創營、科學實驗、藝術表演、科學派對等豐富活動形式,形成“科學+”主題特色,探究“場館+”跨域方法,傳播“科創+”創新理念,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作者:沈湫莎

圖片:主辦方提供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