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保險 > 正文

大跌 20%!李玟錄音事件引關注,《中國好聲音》母公司股價崩了……

每經編輯:李澤東

8 月 17 日晚間,一段李玟生前講述參與《中國好聲音》時遇到不公平待遇的錄音曝光,引發極大關注。

圖片來源:李玟微博

《中國好聲音》在官方微博回應稱," 近日,部分自媒體賬號在網絡平臺散布經惡意剪輯的錄音‘李玟生前控訴《2022 中國好聲音》’,是對逝者的不尊重,也嚴重損害節目形象,我方表示強烈譴責。" 并表示之后 " 出于對逝者的尊重,我們不再對此事過多解釋 "


(相關資料圖)

然而市場方面,8 月 18 日,《中國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HK6698)股價卻大跌超 20%,截至發稿,報 99 港元,總市值為 391.4 億港元。

《中國好聲音》,一鍋老湯 " 熬 "12 年

今年暑假過了大半,《中國好聲音 2023》靜悄悄登上了暑假的舞臺。

據南方周末報道,11 年前,《中國好聲音》一度是中國最火的綜藝,它由浙江衛視聯合星空傳媒旗下燦星制作打造的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然而現在聽說《中國好聲音 2023》播出以后,不少人的反應可能是 " 這個節目居然還在播?"

11 年前《中國好聲音》的評分高達 7.9 分,到去年也只剩下 4.0 分

7 月 20 日,《中國好聲音》第 12 季在湖州錄制場地召開發布會。新一季節目導師由薛之謙、劉憲華、周華健、潘瑋柏擔任,并打破過去十一年來只能 " 盲選 " 的模式,新增加 " 明選賽道 "。但這樣的變化似乎并沒有得到觀眾的肯定,曾幾何時,《中國好聲音》因 " 盲選 " 給素人選手相對公平的機會而受到肯定,如今改變的規則似乎在有意迎合近年唱跳節目潮流。

最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的討論度不算太高,但剛剛播出就拿下了收視率的冠軍。然而評論區卻是吐槽占大多數。

有不少網友表示,曾經華少也算是《中國好聲音》的活招牌,如今重返舞臺的他魅力也大不如前,在節目中成了一個毫無感情的廣告提詞器。

母公司營收逐年下滑

2012 年爆火至今,《中國好聲音》早已陷入了流量下滑和變現受阻的焦慮之中。

從第一季到第十一季,《中國好聲音》在豆瓣上的評分從 7.9 一路下滑至 4,創造的收入也從數十億元減少到 2.56 億元。疫情發生后,節目的吸金能力下降得尤其明顯。2019 年 -2021 年,《中國好聲音》產生的毛利從 2.29 億元下滑至 560 萬元,毛利率從 46.6% 驟降至 2.2%。

但截至目前,《中國好聲音》依舊是星空華文旗下最大的綜藝 IP。作為一家綜藝節目收入占比八成以上的公司,熱門綜藝 IP 的營收能力下滑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業績。2022 年,星空華文的營收為 8.73 億元,同比減少 22.5%。這已經是公司收入連續下降的第四個年頭,和 2019 年的 18.07 億元相比,星空華文目前的營收規模已經縮減 52%。

拆分各項業務來看,星空華文基本全線收入下滑。2022 年,綜藝節目 IP 制作、運營及授權業務收入 7.02 億元,與上年同期的 8.8 億元相比有所減少。根據公司的說法,這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及疫情的負面影響,來自廣告銷售的收入從上年同期的 6.05 億元減少至 4.86 億元。近三年,綜藝節目 IP 運營及授權收入同比分別減少 18.7%、19%、20%,王牌 IP 的吸金能力正在加速變弱。

報告期內,星空華文實現歸母凈利潤 8692 萬元,同比由盈轉虧。但盈利情況向好的原因卻不是業務發展,2021 年星空華文錄得商譽減值虧損 3.81 億元,而 2022 年并無此項虧損,疊加行政開支的減少,才讓利潤數據好轉。實際上,星空華文期內毛利僅有 2.8 億元,和 2020 年相比已經減少 52%。

據了解,星空華文的前身是 " 燦星文化 ",2012 年音樂綜藝《中國好聲音》的爆火,讓背后制作方燦星文化在業內打響了名號。

公開資料顯示,星空華文的主營業務有四大組成部分,分別為綜藝節目、音樂、電影及劇集 IP 運營,以及其他 IP 相關業務。不過,扛起公司收入大旗的主要為綜藝節目 IP 制作、運營及授權,按 2022 年的收入計,該業務在總收入的占比達到 80% 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好聲音》官方微博、21 世紀經濟報道、南方 . 周末、藍鯨財經、上市公司公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