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保險 > 正文

母親突發疾病,7個月寶寶家中溺亡!遇到有人癲癇發作該怎么辦?

近日傍晚17時50分,在龍崗坂田一居民家中,丈夫上班尚未歸,獨自在家帶娃的妻子阿玲(化名)給7個月的寶寶洗澡時突然倒地、不省人事。15分鐘后,阿玲恢復意識,發現寶寶溺于水中抱起已無反應,遺憾的是,寶寶最后沒有救回,不幸溺亡。

當天18時13分,阿玲撥打120求助,并開始在120調度員指導下,不間斷地給寶寶做心肺復蘇直至120急救人員到達。18時27分,時值下班高峰期,急救人員全力搶救同時120立即啟動聯動機制,請深圳交警派出鐵騎全程護送救護車奔向深圳市兒童醫院。遺憾的是,寶寶最后還是沒有救回。


【資料圖】

阿玲得的病是癲癇。據深圳120近半年調度數據顯示,深圳120平均每月接癲癇報警約有80個。

癲癇就是常說的"羊癲風""羊角風",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導致反復性、發作性和短暫性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常為特征。

身邊有人癲癇發作,應該怎么辦?

記住"五可 五不要"

遇到有人癲癇發作,其實"撒手不管"即可,保持鎮定和安靜,不要呼喊、搖晃患者,守在患者身邊,確保患者安全。

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這樣做--

可將病人置于安全位置,遠離危險物品及家具或其他尖銳、硬質的物體,減少發作時對患者身體的傷害。

有條件者可將患者扶至床上,來不及者順勢使其躺倒,防止意識喪失后跌傷。癲癇發作時,如果條件允許,可放置柔軟的東西在患者的頭下。

保持平臥,迅速松開頸部及腰部衣服,可將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和誤吸,清除口、鼻腔內的分泌物。有條件的話可以記錄患者發作時的癥狀和時間。

千萬不要這樣"救人"--

不要使用掐人中、扳手指、揪脖子、捶背等方法,這樣對患者毫無作用。在患者清醒之前,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東西,切忌灌藥,以防止窒息。

不要在患者抽搐發作的時候按壓四肢,過分用力可能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增加患者痛苦。不要試圖掰開患者的嘴,把手指放到他嘴里或者嘗試抓住患者的舌頭。

不要對癲癇發作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可能由于突然發作時出現意識喪失、面部青紫、屏氣等征象,易被誤認為是心臟驟停)。只有等癲癇抽搐停止后,仔細觀察患者的反應和呼吸,如果已經無反應而且無呼吸,才屬于心臟驟停,這種情況下才需要進行心肺復蘇。

一定要記住:癲癇一旦發作,就無法阻止,直至神經元停止異常放電。

如果發生下列情況,應立即撥打120電話及時送醫--

① 第一次發作。② 持續發作或者頻繁發作,持續發作大于5分鐘。③ 發作時有受傷、呼吸困難。

癲癇并不可恥,也不可怕,我們應該科學地去正視它。

在日常生活中,癲癇患者飲食要適量、規律,營養要均衡,切忌過于饑餓、暴飲暴食,忌煙、酒、茶、咖啡、巧克力、辛辣刺激性食物。要盡量少攝入水和鹽,包括果汁、可樂、西瓜等,應多吃蔬菜、水果、粗糧、魚蝦蛋奶等,補充足夠營養,不偏食、挑食,保證均衡合理飲食。

癲癇患者切不可自行減藥、換藥、停藥、漏服藥,不能堅持規律用藥的直接后果就是使癲癇治療更加困難、病程延長、病情加重,甚至引發癲癇持續狀態。癲癇患者一定要根據醫囑合理規律用藥,定期查肝功能、血藥濃度、腦電圖等。

癲癇患者由于長期反復發作,可能出現焦慮、自卑、敏感等心理。因此家屬要對患者關心照顧,為其創造一個和諧快樂的生存環境,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體會到自己并未因患病而被家人嫌棄,使他們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癲癇患者盡量不要獨自外出,必要外出時要隨身攜帶"癲癇救護卡"及藥物,上面寫上病人的姓名、年齡、疾病、家庭住址、電話等。不要讓患有癲癇的寶媽單獨在家照顧年幼的孩子。床邊不要放置電器、利器、暖水瓶等。不要參加激烈的競技體育活動,也不能從事過于緊張的腦力勞動。進行爬山、輪滑、游泳、跳水、自行駕駛車輛或從事高空作業等,必須有家人陪同。光敏感性癲癇患者,還應避免在歌廳、迪廳等光線炫目處活動。

積極治療才能控制病情。大多數癲癇患者通過個體化的、合理規范的藥物治療,可以控制或減少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有部分兒童期發病的"良性癲癇"患者,甚至可以不治自愈。所以,癲癇患者們要有信心,只要積極治療,一定可以像健康人一樣生活、學習和工作。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