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房產 > 正文

嗍螺安全嗎?專家提醒,這種螺最好別吃……

田螺

是夏日夜市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但也有人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田螺都是臭水溝里長的

是寄生蟲的安樂窩”

那么

“嗍”田螺到底安全嗎?

記者在某外賣平臺上搜索“爆炒田螺”,發現彈出的燒烤店列表中,每份售價從13元到25元不等的爆炒(香辣)田螺,最高月銷量達200多份,有優惠活動的則達到月銷量900多份。

▲外賣平臺上,爆炒田螺月銷量達到900多份。資料圖片

“嗍螺”愛好者史先生告訴記者,其實自己也擔心田螺有寄生蟲,所以找口碑好、比較熟的店,點餐前會叮囑店家務必“火大點兒,多炒會兒”。

那么

市場上這么多田螺

真是從臭水溝里撈出來的嗎?

“怎么可能,您聞聞有臭味兒嗎?”

記者來到海鮮水產批發市場,一位忙著剪螺尾的黑衣小哥笑著告訴記者,自家檔口的田螺都是本地郊縣水庫附近養殖點送來的,每天能賣出幾十斤,不少網紅餐飲店都是這里的常客。

記者注意到,該批發市場有大約五六家檔口賣田螺。田螺的個頭都不大,盛放在裝滿清水的敞口容器里,記者從水中捏起幾顆田螺放到鼻尖下,除了聞到淡淡的腥味兒,沒有任何異味。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位于石家莊市長安區豐華路的金碧由由水鮮城、位于橋西區的塔談佳農批發市場,了解到的情況也是如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金武表示:

田螺等螺類長在臭水溝里其實是人們的誤解,恰恰相反,螺對水質比較挑剔,它們更喜歡清潔無污染、含氧量和溫度相對適宜的水域。正因螺能凈化水質,所以有時會被投放到公園里的湖泊等城市水體中,有些人因此誤解它們天生喜歡水質相對較差的環境。

包括田螺在內的淡水生物體內

寄生蟲的存在是無法避免的

但與野生螺相比

人工養殖的螺體內寄生蟲

一般相對較少

金武解釋說,這是因為要保證螺的快速生長、健康干凈等商品屬性,就必須控制干預水體環境和飼養密度等細節,此外還要周期性換水和消毒。所以,與情況復雜、潔凈度參差不齊的野外水域相比,人工養殖的螺更有保障。

近年來,直接從天然水域捕撈野生石螺的行為已經被禁止。目前正規市售的螺包括田螺、石螺等大部分是人工養殖的。

吃螺竟能吃出病來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記者搜索發現,近10年來,每年都有“吃螺住院”的報道,個別地方甚至出現過百余人食用螺肉感染寄生蟲的極端案例。

記者對搜索到的20余個案例

進一步檢索發現

90%的案例中

“致病螺”都指向了另一種螺

福壽螺

·福壽螺

福壽螺原產于中美洲,因為個大肉多,繁殖快、投入小,20世紀80年代被當作可食用經濟型螺類引入我國。此后,福壽螺因嚴重威脅水生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穩定,被列入《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

金武表示,大約10%至20%的福壽螺攜帶廣州管圓線蟲,必須經過充分高溫烹煮(大約20分鐘以上)才能將它們完全殺滅。如果生食或未充分加熱(如簡單的爆炒或焯水),則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幼蟲入侵人腦后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癥狀,嚴重的可致癡呆甚至死亡。

記者調查發現,福壽螺成本很低,還不到田螺的一半,因此有些不法商家售賣的“田螺”其實是福壽螺。如果去殼烹飪,消費者就更難辨別。此前有個別商家將福壽螺去殼后,冠以“脆螺”之名售賣。

目前,除個別曾發生過食用后多人感染寄生蟲的地區禁售外,尚無相關法律法規禁售禁食福壽螺。相關執法部門會要求商家明確告知消費者,也有一些食品科學領域專家會提醒消費者不食、慎食福壽螺。

金武表示,我國近年來流行病學調查和田螺寄生蟲調查表明,沒有田螺造成人體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的情況。但這只能說明食用田螺造成的感染概率較低,吃田螺等淡水螺類仍需注意充分加熱、煮熟煮透。

劃重點

如何區分福壽螺

▲(圖片由金武提供)

金武提醒消費者吃螺前從以下幾方面仔細辨別:

形狀:福壽螺更偏圓盤形,而田螺一般是長圓錐形或卵圓形。

顏色:福壽螺顏色偏黃,而田螺更偏青褐色。

外出就餐或點外賣時

如果發現有

“黃、扁、大”特征的螺

最好不要吃

(原標題:嗍螺安全嗎?專家提醒,這種螺最好別吃……)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流程編輯:tf027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