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房產 > 正文

“革命圣地”井岡山打造“四好農村路” 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 吳鵬泉)夏末秋初,巍巍井岡,峰巒疊嶂。記者沿著蜿蜒的公路來到江西省井岡山市茅坪鎮神山村,一幢幢錯落有致的白墻黛瓦客家民居映入眼簾,村里停車場、公廁等旅游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圖為2021年1月,江西省吉安市井岡山黃洋界腳下神山村的井岡紅神山茶基地。(資料圖)劉占昆攝

因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地處井岡山深處的神山村一度被貼上貧窮的標簽。“沒有交通的精準扶貧,就沒有神山村的今天。”神山村村民左香云坦言道。


(相關資料圖)

近年來,江西井岡山堅持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探索出了一條革命老區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井岡山市一直實行農村公路建設資金財政全兜底的政策,累計投入12億余元財政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積極整合涉農資金,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支持農村交通發展。針對部分農村公路建設規模小、分布散的特點,該市采用小型項目整體打包統一招標方式,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截至2022年底,井岡山全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412.8公里,公路密度97.41公里/百平方公里。農村公路1103.8公里,其中縣道166.908公里,三級及以上公路占比77.4%;鄉道250.669公里,村道686.223公里,建制村通雙車道比例70.3%。

“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巍巍五百里井岡,不僅有百余處革命舊址遺跡散落其間,還有絢麗多姿的自然風光。紅綠輝映,融為一體,是全國著名的革命圣地和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圖為民眾在江西井岡山南山公園火炬廣場參觀“星火相傳”紅色主題雕塑。(資料圖)劉占昆攝

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江西井岡山不斷深化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探索紅色旅游、自然風光旅游的融合新模式,通過農村路網建設,把革命舊址遺跡、紅色名村、自然風光等串珠成線、連線成面。

圍繞鄉村旅游、茶葉、毛竹和果業等產業發展,井岡山市先后改建和興修了茅坪神山、龍市大倉等100多條直達園區、景區、城區的農村公路,被當地群眾譽為“致富路”,帶動了一批特色鄉鎮、鄉村脫貧致富。

例如,2016年,井岡山市全面啟動桃寮經神山到壩上旅游公路升級改造,隨著神山村與黃洋界、八角樓等熱門景點互聯貫通,盤山公路的“盤活”作用已經開始顯現。神山村47%的村民參與旅游產業發展,村民人均年收入達1.18萬元。

藏在大山深處的井岡山市壩上村,山高路遠,曾經這里的村民過著簡單而貧苦的日子。隨著環茅坪景區旅游公路的建成,一個昔日被人遺忘的小山村一舉成為井岡山的紅色培訓基地之一?!皦紊稀t軍的一天”體驗式課程如火如荼,深受廣大游客歡迎,當地村民依托紅色培訓蓬勃發展農家餐飲、土特產銷售,實現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2.3萬元。

便利的交通激活鄉村經濟。井岡山市全面推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依托10個鄉鎮郵政營業網點、農村客運站和供銷社等建設鄉鎮物流配送站,目前已經完成郵路建設4條,輻射35個貧困村,讓井岡山的山貨觸網俏銷。

黃小華經營著井岡山市大隴鎮“農村e郵”電商服務中心,自2015年以來,該中心已發貨16000余單,收入130萬元,帶動了附近百名村民脫貧致富。

在井岡山,一條條農村公路,看似平常,卻是鄉村通向城市、連通廣闊世界的“經絡”。對農民來說,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更便捷了,對城里人來說,承載鄉愁的美麗風景也不再遙遠。(完)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