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房產 > 正文

“金融16條”發布以來 哪些銀行在積極增加房地產開發貸款?

隨著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加上房企違約風險尚未出清,對于銀行來說,房地產貸款不再是“香餑餑”。


(資料圖片)

42家滬深上市銀行2023年半年報顯示,在去年11月監管發布“金融16條”(即《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后,主要是國有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控股的城市商業銀行在投放新增房地產開發貸款,而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大多對此并不積極。

此外,42家上市銀行中,只有11家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公司貸款的比例出現上升,且多為區域性的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其余31家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今年上半年,6家國有商業銀行公司貸款中的房地產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加2551.25億元,增幅6.6%;9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315億元,增幅為1.3%;17家城市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376億元,增幅5.6%;10家農商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32.2億元,增幅為2.2%。(注: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對公房地產貸款數據為其境內分行數據。)

進一步拆分數據來看,6家國有商業銀行中,除交通銀行外,其余5家上半年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均較上年末有所增長。

從絕對值看,今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增加723.45億元,居六大國有商業銀行之首。中國銀行風險總監劉堅東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行的房地產信貸增速保持穩健,區域布局比較合理,境內房地產貸款增速與主要同業基本相當,境內房地產開發貸款中70%以上分布在一、二線城市。

增速最快的郵儲銀行在2023年半年報中稱,著力將并購金融業務打造成為服務國家產業升級、盤活存量資產和助力國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其支持的示范項目中就包括房地產行業紓困并購。

和國有大行相比,排在行業第二梯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可能是出于風險控制的考慮,對房地產行業的態度并不積極。今年上半年,9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有5家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出現下降。

從絕對值來看,下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招行行長王良在中期業績會上指出:“經過這兩年的時間,現在基本上(房地產)風險化解都已經接近尾聲。我認為經歷這個過程后招行能夠更健康地發展。”

另外,華夏銀行行長關文杰在中期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從當前市場情況看,房地產行業仍處在風險釋放期,該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上升了0.95個百分點。華夏銀行將重點關注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做好風險防控。

城市商業銀行在穩地產方面的積極程度僅次于國有大行。17家城商行中,上半年公司房地產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的有11家,其中,有6家增速超過10%。

從絕對值來看,增長最多的是寧波銀行,該行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較去年末增加近120億元。上半年,寧波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率為0.28%,遠低于其整體不良貸款率0.76%。

10家農商行中,有7家對公房地產貸款余額在上半年出現增長。個別農商行由于基數較低,增速達到20%以上,比如,江陰農村商業銀行投向房地產企業的貸款余額從上年末的3.32億元增加至8.26億元,增幅接近150%。

7月,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將“金融16條”中兩項有適用期限的政策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同時結合保交樓工作需要,將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期限延長至2024年5月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是綜合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做出的決策。今年以來,房地產市場整體呈現企穩態勢,但部分房企長期積累的風險仍然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逐步消化。因此,國家要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

蘇寧金融研究院分析師黃大智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些措施對于涉房貸款會有持續性的催化作用,再加上最近監管對個人住房信貸政策的優化調整,都將推動銀行涉房貸款繼續回暖。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