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務 > 正文

衛星圖像顯示涿州城區洪水減少,白溝河流域災情依舊嚴重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受到連日的強降雨和上游洪水過境影響,河北涿州防汛形勢嚴峻,災情牽動人心。《環球時報》記者8月3日獲取的最新拍攝的衛星影像顯示,目前涿州市市區內的洪水正在逐漸退去,水體面積明顯減少,與此同時白溝河流域災情依舊嚴峻,多個村莊依舊處于被洪水包圍的“孤島”狀態。

河北省水利廳副廳長李娜2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此次涿州降雨量非常大,全市平均降雨量在398毫米。此外,涿州有多條河流匯入,北拒馬河上游來水最大洪峰達到4500立方米/秒,同時還有北京市房山區來水,琉璃河和小清河這兩條河來水也超過3000立方米/秒,對涿州的防洪帶來很大影響。雖然目前降水已經結束,但是由于河道水位回落需要一個過程,預測后期涿州仍有3到4億立方米的水要過境。

《環球時報》記者8月3日獲悉,“涪城一號”衛星于當日10時41分拍攝的涿州市衛星圖像顯示,城區西南洪泛區有明顯消退跡象,城區北部淹沒區域略有消退,右側白溝河流域及蘭溝洼蓄滯洪區的防洪形勢依然嚴峻,大面積農田被淹沒,多座村莊依舊處于被洪水包圍的狀態,救援難度較大。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涪城一號”衛星是首顆“綿陽造”SAR衛星,具備全天時全天候D-INSAR功能,采用單星重軌干涉技術,穩定提供高頻次毫米級地面形變檢測服務,目前在農業、城市規劃、資源管理、環境監測和災害響應等領域得到運用。

據了解,此次洪水涉及河北四個流域——大清河、永定河、子牙河和北運河。目前,河北省在永定河、大清河和子牙河三個河系共啟用了七個蓄滯洪區。其中,小清河和蘭溝洼分洪區位于涿州周圍,也是大清河北支水系的兩個分洪區。蘭溝洼蓄滯洪區地處大清河水系北支中游,面積228平方公里,滯洪量3.23億立方米,為大清河系北支超標準洪水滯洪洼淀,承擔分滯白溝河、南拒馬河洪水,減輕雄安新區防洪壓力的重要任務。

此前報道顯示,蘭溝洼蓄滯洪區于7月31日23時30分啟用分滯洪水。蘭溝洼蓄滯洪區啟用前,水利部已向河北省水利廳下發通知,要求做好區內人員轉移工作,應撤盡撤,應撤必撤,達到啟用條件后,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運用蓄滯洪區,同時做好蓄滯洪區圍堤隔堤、安全區圍堤等巡查防守工作,確保蓄滯洪區及時安全有序運用,保障群眾生命安全。

目前,目前降雨已經停止,整個河道的水位已處于持續回落的過程,但衰減仍需要時間。公開報道顯示,對于已經啟用的蓄滯洪區,村莊農田土地已經大量進水,蓄滯洪區退水需要一個過程。地勢高的地區,退水相對會快一些,地勢低的地方退水就慢。快的估計一個星期左右就會退去,慢的可能持續時間較長,達到一個月左右。(環球時報-環球網 記者 樊巍)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