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計劃 > 正文

四句之內難分真偽 AI孫燕姿之后 AI歌手站到臺前?

“以現在的技術標準,相信四句之內是不會一下子就分辨出虛擬歌手的。”

2023年,AIGC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詞匯,當AI生成的文字、圖片引人驚嘆之時,孫燕姿的歌聲以“AI形態”再度走入大眾視野,也為AI在聲音領域的應用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AI歌手實際上早已存在,初音未來、洛天依等依靠音樂編輯器合成聲音的虛擬歌姬“出道”多年,并發布有自己的歌曲,不過這些AI歌手的音聲因其“電音感”很容易被人認出來。但隨著AI技術的進步,AI歌手也正一步步向人類音聲逼近,使用軟件也可制作出“以假亂真”的歌聲。


(相關資料圖)

未來,AI歌手的出現會對音樂圈造成何種影響?AI唱歌在版權上有何爭議?對此,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音樂創作軟件制作方、音樂人、專家。

AI孫燕姿技術可以用來創造虛擬歌手嗎?有何版權問題?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創造出AI孫燕姿的AI音色替換技術,其來源為so-vits-svc模型,一款由中國歌聲合成愛好者Rcell開發的AI語音轉換項目,其技術原理是使用孫燕姿的聲音“替換”其他歌手的干聲,才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

而在初音未來、洛天依等虛擬歌姬背后的,則是雅馬哈的Vocaloid 系列語音合成程序,這款程序也被廣泛應用在各類二創視頻里,視頻創作者可以不用唱的,而是手動“調制”出想要的聲音效果,其技術原理同AI孫燕姿并不一樣,但二者的共同點是軟件和程序都需要首先學習人聲音源數據,之后才能合成出想要的聲音。

公開資料顯示,初音未來的音源數據資料起初采樣于日本聲優藤田咲,而洛天依的聲源由山新、鹿乃擔任。限于早期技術原因,初音未來和洛天依早期的歌曲均有濃重的合成音特色,不管是《甩蔥歌》還是《普通disco》,都能聽出來,并非人類歌手所唱。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虛擬歌手的這一音域“特色”實際上已經可以通過AI技術修正。6月15日,曾推出“半藏森林克隆人”的小冰公司和網易云音樂聯合推出音樂創作軟件“網易云音樂·X Studio”,并成立了包括12名AI歌手的虛擬歌手廠牌“WOWAIDO!”。在這些虛擬歌手的評論區里,不乏有“不敢相信這是AI唱出來的”等評論。

虛擬歌手陳水若的歌曲評論區截圖

6月16日,小冰公司方面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技術已經發生了進步,“我們的一些虛擬歌手,比如小冰的聲音保留了電音特色,這是因為虛擬歌姬自有的粉絲群體認可這種聲音,但實際上我們完全能夠消除此前的電子音感,因為技術已經能夠做到讓AI歌手的音色更加細膩自然。”

幻想動漫音樂創始人、藝術總監孫玉鏡告訴記者,他此前曾使用過Vocaloid,但更多是為了好玩,而近些年一些AI歌手的演唱音調很好,在擬真程度上,以現在的技術標準,相信四句之內是不會一下子就分辨出虛擬歌手的。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AI歌手的聲音并非單純“照搬”某一自然人的聲音,“每一個聲音的背后往往都是由許多不同的聲源合成的,這些聲源的量非常龐大,甚至有一些聲音可能是我們自己公司的員工,但共同點是這些聲源都得到了本人的授權。”小冰公司方面告訴記者。

“AI孫燕姿和AI歌手的情況并不相同。”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中央財經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陶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前者涉及了表演者(自然人)的權利,后者涉及了虛擬表演者(非自然人),非自然人不是民事主體,不享有民事主體的人格權和財產安全,對后者的保護,應通過其開發投資經營(運營者)進行。”

AI歌手對音樂圈有何影響?

孫玉鏡表示,AI歌手可以幫助音樂人進行創作,“通過現在的AI技術,我們如果想要好好使用虛擬歌手軟件,制作出一首成功的歌曲的幾率很高。我們在日常的創作過程中會用到這類軟件,主要使用方式是在制作demo(歌曲小樣)時,用虛擬歌手代替制作人自己去唱,幫助制作人快速確定歌曲旋律,這對前期詞曲階段和編曲階段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達到成品80%左右的樣子,后期可以再往上提升,或者找到一個更合適的歌手,替換成更好的聲線。”

“AI歌手具有便利、穩定等優勢。具體為,在便利性上,AI歌手可以隨時隨地工作,而人類工作時間相對固定;在穩定性上,AI歌手狀態恒一,人類有突發狀況,如情緒不佳、聲帶受損等。”音樂制作人李召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李召洋愛好創作兒童音樂,但目前市場上該類音樂有限,其也苦于找不到合適的歌手(有一定演唱基礎的稚嫩童音)來演唱自己的作品,因此接近童聲的AI聲線成為了他的幫手,他曾使用少女小冰的聲音,發表作品《笠翁對韻》,該曲目獲得了專業獎項(第5屆唱工委音樂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提名。

不過,在孫玉鏡看來,AI歌手在細節上還沒有辦法像人類歌手一樣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東西,仍然存在局限性,“雖然現在技術已經改善了非常多,但AI對歌曲的演唱更多還是關注在表達上,對于給人帶來的聽覺感受等更細微的處理可能會弱一些。最終為歌曲買單的聽眾,追求的一定是某種感覺,人類歌手在錄音棚里現場溝通可以隨時呈現出各種不同的變化,來配合‘找感覺’,但如果虛擬歌手想快速調整出這種感覺,是沒有辦法像人類歌手那么快速實施的。”

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AI技術與自然人聲,AI歌手與真實歌手并非“勢同水火”,AI可以成為人類聲音“數字永生”的保障。

如《流浪地球2》中,李雪健由于喉管手術導致聲帶受損,難清晰咬字。為了讓他獨特的嗓音呈現出最佳效果,特效人員采用AI工具對其聲音進行修復,使之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聲,觀眾們才能在電影院里重溫李雪健的經典音色。此外,如果自然人歌手主動向AI授權了自己的聲音,并談好AI歌曲發布后的收益分成,這也未嘗不是讓AI翻唱“進入陽光下”的一種有益嘗試。

小冰公司透露,已有真人歌手主動授權公司“克隆”自己的聲音,來保留巔峰狀態。歌手能決定AI聲音的用途并取得相關收益。經過本人訓練調優,AI聲音將有機會獲得更好的表現。當市場出現越來越多“正版”聲音,良幣驅逐劣幣,或許能解決“孫燕姿們”的問題,也能給予音樂創作者更多選擇,這或許是“AI孫燕姿們”合法化的第一步。

在李陶看來,AI孫燕姿類音色替換技術需要表演者的授權,因為表演者可能不愿意別人這么做,而AI歌手則不牽扯這種問題,“總體上看這是一種新的產品類型,應當中立的判斷,無所謂價值上的肯定或否定。”

(文章來源:新京報)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