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計劃 > 正文

新興行業成為我們股市投資的新方向 速看料


【資料圖】

明白自己“做不了”的才是正確認知生活中,我們總是正向思維,要做什么,其實恰恰相反,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做不了,而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然后才是選擇自己能做的范圍博弈。比如說,對學生來說,上得了北大、清華嗎?如果不可以,那么選一個能力范圍內的學校,學到對應的知識也是成功。接著選專業,能當科學家嗎?能當官員嗎?能修車嗎?能當老師嗎?能當商人嗎?將一些不必要的可能性減少,我們的目標就逐步浮出水面了,這是一個明顯的減法。然后再思考,哪個職業會讓你特別興奮,愿意付出時間去做,而這個往往是努力的方向。

沒有明顯的特征,高學歷不代表高能力

股市也是類似,4000多只個股(未來大概率還會更多),不可能都博弈的,這里面也有一個篩選的過程,這是非常明確的。股民應該先想想自己哪些品種做不了,然后范圍縮小之后,才是可以博弈的,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策略。比如說問幾個問題,科技板塊做得了嗎?可能很多專業名詞都不懂吧。醫藥科技要看研發進程和審批因素,半導體要看用途和物理極限,新能源要看相關利潤公式和滲透率……看不懂沒事的,不碰就是了。

消費板塊做得了嗎,愿意研究受眾和相關消費周期嗎?豬肉和雞肉板塊,做的了嗎,愿意研究相關豬周期的因素嗎?環保、軍工板塊做得了嗎,愿意接受沒有趨勢機會,而重視股性和事件窗口做波段嗎?農業板塊、資源板塊做得了嗎,愿意研究題材而非業績,通過突發事件博弈機會嗎?金融、地產板塊做了嗎,大行業依托的是宏觀大環境因素的研究,以及內在核心指標?當然,有股民說,這些都做不了,那么指數博弈也是可以,尤其是定投可以實現很好的收益率,只不過是機械執行,這個都做不了,就離開股市,斷開股民的所有擾動。

所有的選擇都源于規避自己“做不了”的那部分幾乎所有成功者在闡述案例時都會說,做好什么,然后實現了什么。其實,隱藏的信息是我們實際上是規避了“做不了”的那部分。為什么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就是因為知道自己做不了什么,不要去碰,這個是關鍵。別人不知道,玉名自己在股市方面的選擇,所有都是來自于“做不了”的因素,比如說風控因素,止損止盈,我們選擇的是什么?被動止損止盈。為何,因為我做不到最高點的判斷,或者最低點區間的,那么我讓渡一部分,明白自己注定不能把握最高點的位置,然后接受從最高點跌破一段位置后的空間,這就是規避做不了的好處,承認自己的“不能”,才能找到自己的“能”!

同樣道理,為什么會有《建立屬于自己盈利系統的數據庫》,因為玉名不會別的因素,為了最大可能降低不確定性,才有了笨方法,堆積行業數據,最終形成自己的盈利系統。數據研究不難,只是需要付出時間,做別人會做但不愿意做的事兒而成就一些事兒(這是個秘訣,大家不炒股,在生活中中,在單位只要也做好這樣的事兒,就會擁有很好的競爭力,就是做大家都會但不愿意做的事兒,傻人有傻福就是指這個因素,百試不爽)。那么,順著這個思路,繼續介紹幾種“做不了”的類型和相關應對策略,會對股民有很大的啟示。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