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計劃 > 正文

浙江東陽寀盧村:“寀盧經驗”賦能鄉村振興

中新網金華8月1日電(張斌 董易鑫 王舒怡)“現在寀盧村生態好了,田園美了,村民的身體越來越好了,村集體收入增多,老百姓就業崗位也變多了。”在浙江金華東陽市寀盧村,該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盧陽春說。


【資料圖】

在浙江省生態環境宣教中心的組織下,中新網記者近日前往寀盧村探訪。走進村子,只見筆直的柏油路連通到戶,沿路鮮花盛開,紫藤長廊、櫻花大道、梯臺花田、七星公園等景觀串聯其中。

寀盧村的“共享田園”里,村民駕駛農機種植稻苗。王舒怡 攝

農忙時節,寀盧村的“共享田園”生機盎然,村民將成捆的稻苗放上車,駕駛農機耕種,一排排稻苗井然有序地栽進田里;干凈整潔的田耕路上、紫藤長廊間,村民在悠閑散步;水果基地內,蟠桃樹掛滿累累碩果,果香四溢——美麗田園與現代農業交相輝映,此番豐收美景得益于“寀盧經驗”。

據悉,“寀盧經驗”起源于20多年前的“懶人種田法”,村民盧法素通過撒直播的“懶”辦法把一把早稻撒進田里,達到省工、省力、省本、高產的目的。憑借“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和智慧,寀盧村成立農副業發展服務公司統一管理農田,并引入大型機械化設備,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社會化服務,逐步形成以“農技+農機+集體化服務”為主要形式的“寀盧經驗”,并在浙江推廣。

寀盧村的公園。王舒怡 攝

近年來,寀盧村搞起環境整治、設施提升、美化亮化,抓住“共享田園”建設機遇,以生產、生活、生態共享,田園、家園、公園共建,要素、產業、功能融合的理念,總結推廣了“黨建引領、技術賦能、共創共富”的新時代“寀盧經驗”。

“共享田園”既種糧食又“種風景”的模式美了村居環境,也鼓了村民的腰包。

寀盧村黨群服務中心,“智慧寀盧云平臺”顯示“共享田園”的農戶信息、網格分布等情況。王舒怡 攝

如今,該村1850畝的寀盧“共享田園”基礎設施配套項目基本完成,集種植、觀光、旅游于一體,成功引進外來企業簽訂產業合作協議,吸引游客前來“打卡”,節假日日均接待游客2000人以上,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00余萬元。2022年,寀盧村村集體收入達1020萬元,經營性收入425萬元。

“我們現在正發展文旅產業,希望通過旅游來帶動我們的農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增加村集體收入。”盧陽春說。

伴隨著新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寀盧村也開始探索數字鄉村建設,田園邊隨處可見5G信號基站,走進寀盧村黨群服務中心,“智慧寀盧云平臺”顯示“共享田園”的農戶信息、網格分布等情況,實時采集并監測土壤、水質、氣象等數據,智慧化成為寀盧村農業發展的亮點。“我們現在逐步引入無人駕駛設備,田園5G信號已經實現全覆蓋,土壤信息、天氣情況等信息數據已經全部傳送到5G大腦里,可以實時反饋給種糧大戶。”盧陽春介紹。

將人居環境提升與現代農業、休閑觀光等有機融合,開展道路整治、水系連通、景觀節點建設等項目,如今的寀盧村基本實現“村莊美麗、生活富裕、精神富有”。近年來,該村也先后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國家森林鄉村”“浙江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浙江省綠化示范村”等榮譽。

“下一步,村里將會打造一個咖啡館,我們還計劃打造民宿,做帳篷酒店,村里的農業科技館也要開館了,接下來半年,村里還會有很多新變化。”談及寀盧村未來的發展,盧陽春充滿信心。(完)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