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計劃 > 正文

溫州文成:紅托竹蓀林下種植大豐收 新產業孕育增收新希望


(資料圖片)

紅托竹蓀是腐生真菌,以各類腐質為營養源,因其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被譽為“菌中皇后”。近年來,溫州市文成縣推廣紅托竹蓀種植技術,通過促進林下生“金”,讓更多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時值8月份,正是出菇的時節,文成縣金珠林場的紅托竹蓀喜獲豐收。

上午8點,剛下過一場雨的松樹林里,潮濕的空氣和微涼的溫度下,紅托竹蓀長勢喜人。破土而出的菌蛋一叢又一叢,而成熟的紅托竹蓀通體雪白,散布在林地里,采收工們正帶著筐穿梭期間。

“我們從早上6點多開始采摘,一個早上大概能采一千多斤。紅托竹蓀很難采,如果不小心點就會斷掉,價格就賣不起來了。”采收工羅秀清說道。

據悉,紅托竹蓀種下去后,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下,土下的菌絲會不斷地生長,從6月開始出菇,可持續采收至10月。眼下正是出菇旺季,菌蛋破殼后,會在3個小時內長成真正的菌菇,為保障質量與品相,必須及時采收。

采收回來的紅托竹蓀經過清洗、瀝水后,還需要經過10—12小時的烘干,通常情況下,4—5公斤鮮菇只能烘出半公斤干菌菇,存放時間則可以長達半年左右。當前市場,剛采摘下來的紅托竹蓀可賣150元/公斤,烘干之后價格可以翻好幾番。

種植基地負責人黃春華介紹:“今年的銷量非常好,從7月底到目前已經銷售了200多萬元。下半年還要建設我們自己的烘焙流水線,目前廠房選址等各方面計劃已經基本確定。”

紅托竹蓀的大豐收,標志著新產業成功落地,也為文成百姓孕育了增收新希望。黃春華表示,“下半年我們將投入2500萬元,擴大種植規模500畝,菌棒200萬棒,帶動200戶農戶一起種植紅托竹蓀,解決勞動力300人,爭取2024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

原標題:溫州文成:紅托竹蓀林下種植大豐收新產業孕育增收新希望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