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一季度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實現“開門紅” 農業結構持續優化

農業農村部發展計劃司司長魏百剛23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實現了“開門紅”,農業結構持續優化。

從種植業結構來看,據農業農村部意向調查,現庫存較大的稻谷和玉米種植面積都有所調減,其中水稻面積調減1000萬畝以上。市場供需缺口大的優質小麥、高蛋白大豆、雜糧雜豆、優質飼草等面積有所增加。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進展順利,10.58億畝的劃定任務,已經分解到2697個縣(農場),目前已經有254個縣完成了劃定任務。從養殖業結構來看,生豬養殖布局加快優化,南方水網地區已累計調減存欄2300萬頭,產能向糧食主產區和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趨勢明顯,溫氏、大北農、牧原等大型養殖企業已在東北玉米產區落地。

魏百剛說,今年農業農村經濟一季度實現“開門紅”,運行良好。但影響發展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還很多,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還有國內宏觀經濟的走勢,都會直接間接影響到農業農村經濟運行。其中,有幾方面的情況需要予以關注,采取一些舉措來應對。

第一,供需信息不對稱,導致農業結構調整面臨市場風險。減玉米是結構調整當中的一個重點,這兩年已經累計調減5000萬畝,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今年一季度主產區玉米平均批發價格同比上漲18.5%,農民預期收益增加,可能導致農民誤判形勢,增加種植面積。目前來看,我國玉米供大于需的狀態沒有根本性改變,玉米的庫存量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今年因為價格的上揚,造成一些非優勢產區玉米面積的種植增加,既影響到玉米結構調整預期目標的實現,也將造成價格下跌,使農民的增收受到影響。農業的季節性很強,在播種之前,政策信息的引導就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要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生產。

第二,農民經營收入增長乏力,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難度加大。

第三,農資價格上漲提高了生產成本,氣候變化影響不容忽視。

關鍵詞: 農業 農村經濟 結構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