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被侵權風險增高,構建信用體系迫在眉睫

年來,我國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快速增長,以制造業為主的創新型企業知識產權被侵權風險增高,構建知識產權信用體系迫在眉睫。”4月18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公室副主任宋建立在“首屆中國企業知識產權信用峰會”上說。

峰會圍繞“法治化營商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信用與市場競爭力”這一主題,深入探討知識產權和社會信用兩個體系及其關系,切中時下加強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的要害。會議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中國工業報社、中國工經聯企業權益保護智庫承辦。

宋建立介紹說,2020年我國知識產權一審刑事案件大約1萬件,比2019年約增長一倍,相關刑事案件仍在較快增長。特別是以制造業為主的自主創新型企業,企業商業秘密被侵犯的風險率增高,案涉密級高、損失數額大為基本特征。這主要是因為不少企業存在重研發輕保密、保護措施缺乏有效等問題。

“構建知識產權信用體系的根本目的,在于方便預測知識產權交易風險,增強交易安全,建立低成本且長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宋建立說。

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副庭長林廣海表示,濫用知識產權、中介服務失信等現象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域已經成為痼疾,嚴重阻礙創新協同發展。誠信建設必須堅持個案懲治與制度規范并舉。最高法院目前正在抓緊研究惡意起訴一方敗訴承擔對方合理開支的制度規則,這是誠信建設制度的重要創新,彰顯人民法院推進知識產權誠信體系建設的導向和堅定決心。

“目前我國知識產權信用體系建設在法律和制度的構建、信用監管機制的實施、企業信用評價的改進等方面都有長足發展。”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熊夢說,但同時,在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和環境方面,知識產權侵權、失信監管以及知識產權訴訟和投訴機制等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副司長王曉滸表示,我國是知識產權大國,專利商標申請量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加強知識產權領域體系建設有利于優化貿易、消費、融資環節流程,控制與之相關的風險,意義重大。

王曉滸介紹說,國家知識產權局扎實推進知識產權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工作,會同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等38個部門簽署關于對知識產權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的合作備忘錄,印發失信名單管理辦法,推進北京、上海、浙江等12個地方開展知識產權領域以信用為基礎的分級分類工作,針對不正常行為加強重點監管。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統籌推動知識產權領域誠信體系建設工作,致力于知識產權領域信用信息目錄,嚴重違法失信名單,推進分級分類監管高質量發展。”王曉滸說。

記者 楊召奎

關鍵詞: 創新型企業 知識產權侵權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