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第二屆冬蟲夏草鮮草季活動在西寧開幕

“預計到2025年,冬蟲夏草的全球市場需求量將達到274.6噸,目前國內外冬蟲夏草市場的消費量每年至多只有100至150噸,大概只夠兩百萬人經常服用。”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主任李玉玲9日在冬蟲夏草鮮草季“挑戰與機遇”講座上表示。

當天,第二屆冬蟲夏草鮮草季活動在青海西寧開幕。

中國冬蟲夏草的產量占世界產量的98%,而青海冬蟲夏草占中國60%以上的產量,占全球冬蟲夏草總產量的50%以上,是世界冬蟲夏草當之無愧的主產區。冬蟲夏草天然資源十分寶貴,因此也被稱為“軟黃金”,青海全省390多萬農牧民從冬蟲夏草產業發展中受益。

“青海冬蟲夏草年蘊藏量在31.20億元(人民,下同)至2239.74億元,年均潛在經濟價值約558.057億元,但隨著全球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加大,在保護天然產區蟲草產業的基礎上,通過人工撫育擴大一般產區和零星產區的蟲草產業,是我們正在研究的重要課題。”李玉玲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李玉玲所在的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是中國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從事青海冬蟲夏草系統研究的科研團隊。

李玉玲告訴記者,目前,該團隊通過建立冬蟲夏草種質資源庫,可以在原草不足的情況下,通過用菌絲體發酵產品做部分替代來研發藥物,從而充分利用冬蟲夏草資源,滿足全球冬蟲夏草的市場需求量。

目前,該團隊已率先解決了優勢寄主昆蟲的篩選,以及高侵染率菌種的培養等人工撫育冬蟲夏草的核心問題。

“我們計劃未來5年,通過人工撫育技術預計提高冬蟲夏草一般產區和零星產區農牧民10%至30%的收入,到2030年,預計人工撫育蟲草將在原產地達到規模化水。”青海省畜牧獸醫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冬蟲夏草研究室副研究員李秀璋表示。

“未來希望能夠實現將人工撫育冬蟲夏草還原到原產地,使農牧民作為參與主體,在冬蟲夏草產業中得到新的經濟點,實現一年多季節、多地點采挖。”李玉玲表示。(李江寧)

關鍵詞: 冬蟲夏草 鮮草季活動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