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大同黃花產業已實現全過程標準化生產,可帶動13.2萬人增收

“大同目前已開發出菜品、飲品、食品、功能產品等五大系列100余種黃花產品,全產業鏈產值已達18.4億元。”5月8日,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龔孟建在大同黃花產業發展成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大同黃花產業目前已實現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標準化生產,可帶動13.2萬人實現增收。

“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古話中晉北農家的“寶玉”黃花,學名萱草,又稱金針菜,古名為忘憂草。據了解大同種植黃花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目前全市黃花種植面積達26.1萬畝,占全國黃花種植面積約四分之一。

年來,大同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關于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的實施意見》《大同市2021年黃花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等政策,完善“三三三”產業幫扶模式,為黃花產業發展助力。2020年6月29日,大同市人大常委會還增選黃花為大同市花。

龔孟建介紹,目前大同黃花在原來單一曬干菜的基礎上新增烘干、凍干、冰鮮種類,已開發菜品、飲品、食品、功能產品、化妝品等五大系列100余種黃花產品。大同市黃花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已達12萬畝,培育黃花生產加工經營主體175家,共建設晾曬場16.1萬方米,預冷庫79座。“大同黃花”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基于黃花產業,大同市推行了“三三三”產業幫扶模式,支持各縣區創辦鄉村一體黃花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農戶”等形式擴大種植規模,通過流轉土地、田間管理務工、合作社入股股金等途徑,可帶動13.2萬人實現增收。以云州區周士莊鎮為例,黃花收入戶均可達1.5萬元。同時充分挖掘黃花旅游潛質,促進農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黃花+”模式,形成多種產業聯動增值。截至目前,大同已連續開展三屆黃花豐收節系列活動,僅2020年的游客就同比增長了30%以上,帶動旅游收入5000萬元。

據悉,大同目前已組建總規模3000萬元的黃花特色農業產業基金;開展黃花特色保險,全市黃花種植災害、價格保險累計承保23.62萬畝,2020年賠付種植險4385萬元、價格險3192萬元,共計理賠7577萬元,為黃花產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志中)

關鍵詞: 大同 黃花產業 標準化 增收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