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4月我國共45只“貼標”綠色債券發行,發行規模達514.00億元

隨著我國綠色金融的不斷發展推進,我國綠色債券的發行規模也在迅速增長。

政信投資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何曉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綠色債券是我國的綠色金融主要融資渠道之一,也是最重要的金融工具之一。從發行規模、涉及產業領域以及社會效益等方面看,綠色金融已經成為我國金融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必要支撐。”

根據東方金誠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我國境內市場共有45只“貼標”綠色債券發行,發行規模達514.00億元,發行規模同比增長24.06%,數量同比提升40.63%;發行規模和數量環比分別降低66.37%和10.00%。

從發行債券券種來看,4月份發行的綠色債券包括12只綠色公司債,15只綠色中期票據,6只綠色企業債,1只綠色金融債,6只綠色超短期融資融券和5只綠色資產支持證券。12只綠色公司債規模合計達97.80億元。

4月份,整體綠色債券現券交易額達890.50億元,同比增長39.20%,環比提升22.62%,發生交易的綠色債券共180只,同比增長0.56%,環比下降8.16%。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聯合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目錄》)指出,“綠色債券是指將募集資金專門用于支持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或綠色經濟活動,依照法定程序發行并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包括但不限于綠色金融債券、綠色企業債券、綠色公司債券、綠色債務融資工具和綠色資產支持證券”。這進一步規范了我國綠色債券市場。

東方金誠綠色金融部負責人方怡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加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綠色發展內涵不斷豐富,產業政策持續更新,技術標準不斷升級,現行綠色債券支持項目范圍的界定和技術標準也需要適時地更新升級來適應新時期綠色低碳發展的需要。

方怡向認為,《目錄》統一了各類綠色債券定義和分類標準,并覆蓋到了所有的綠色債券類別。《目錄》明確了技術篩選及國家行業標準等詳細說明,這不僅有助于降低綠色標準識別成本,也有利于提升綠色債券業務管理的專業和規范。同時《目錄》刪除了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這有助于推動我國標準與國際主流標準的接軌,幫助國內發行主體贏得更多國際投資者的認同。此外,《目錄》與2015版目錄相比有了較多擴充,新增了綠色服務、綠色裝備制造類項目、產業園區綠色升級相關項目等內容,這將有助于充分發揮綠色債券在推動經濟可持續低碳發展,引導綠色低碳生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推動綠色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容。

關鍵詞: 貼標 綠色債券 發行規模 金融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