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河北將持續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發展,提高農機化服務水平

日前,在趙縣光輝農機服務合作社示范農場內,一臺會“自己出門干活兒”的智慧農機吸引了周邊農戶關注。“設置好程序,它就自己出門了,干完活兒再收車回家。”合作社負責人姚鳳娟興奮地說,通過衛星定位和人工遠程操作,無人駕駛植保機在麥田中來回穿梭,輕松完成噴藥工作,連續作業面積達110畝。

“以前給小麥打藥,農民背著噴霧器,打完一桶,還得繼續加水兌藥,費時費力。新的植保模式實行后,可極大提升咱們農民的種地效率和積極。”姚鳳娟說,年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無人機植保、無人駕駛農機等新裝備投入到農業生產中,“農忙”變得不再忙碌。

種地不用人,全程機械化。從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獲悉,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以上,超過全國均水12個百分點,農機裝備產業持續發展,裝備結構明顯改善,作業水大幅提升,主要農作物關鍵生產環節機械化取得明顯突破,農業生產進入以機械化為主導的新階段。

主糧作物基本實現生產全程機械化。全省農機總動力達到7965萬千瓦,穩居全國三甲;全省大馬力、大喂入量高效聯合收獲機型所占比重不斷提升,糧食主產區大喂入量聯合收獲機已占當地保有量的80%以上;作業進度明顯加快,小麥機收一個縣3至5天內、一個市7天左右即可完成,玉米機收周期均縮短5天左右。

在糧食作物機械化高速發展的同時,棉花、馬鈴薯、大豆、花生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67%、85%、62%、80%,全領域“機器換人”步伐不斷加快。

農機化服務水大幅提升。全省農機大戶達到3.9萬戶,大型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達到1990家。各地充分發揮農機大戶、農機服務組織機具多、組織能力強、規模作業面積大等優勢,托管式、訂單式、租賃式等作業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

全省農機化信息化加速融合發展,探索建立了一整套以智能化為主導、以精準作業為核心的技術體系,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得以顯現。監理惠農政策不斷拓展,全面開展免征收費政策,全省106個縣實施政策農機保險補貼。

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河北省將持續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發展,組織好重要農時機械化生產和農機推廣“田間日”活動,穩定高效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和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智慧農機發展和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研發。到2021年年底,全省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達到84%以上。(記者 郝東偉)

關鍵詞: 農業 機械化 農機化 服務水平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