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佛山人社將推動勞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就業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做好人社工作至關重要。”日,佛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佛山市人社局”或“佛山人社”)局長嚴冰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佛山人社將推動勞動力供給側結構改革,全力打造優質就業之城、全民社保之城、人才向往之城、和諧勞動之城,推動全市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佛山提出力爭在“十五五”期末實現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再造一個高質量發展新佛山。嚴冰表示,圍繞這一目標任務,佛山市人社局將聚焦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聚焦制造業引才用才工作,在全市開展人社服務直通車暨百名干部聯千企行動,以更加精準有效的政策和服務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減負穩崗擴就業 支持經濟恢復增長

南方日報:2020年是極不凡的一年。面對疫情影響,佛山人社系統如何全力做好“穩就業、保民生”工作?

嚴冰:就業不僅是民生問題,同樣是發展問題。全市人社系統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穩就業、保民生”工作放在首位,為全市經濟增長順利“轉正”作出積極貢獻。

去年,我們創新實施“穩就業”突破政策,打出減負、穩崗、擴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在企業最困難時期,主動提出實施援企穩崗、延繳社會保險費兩條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企業發展信心。以減免社保費為例,去年我們為全市31.8萬家企業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共計137.6億元。企業普遍反映,減免社保費政策是惠及率最廣、滿意度最高、最有效的支持政策,對紓解企業困難、促進經濟恢復增長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為滿足企業復工復產的人力需求,我們針對企業生產經營停擺、人員流動受阻,迅速啟動重點企業“一對一”服務、網絡招聘服務、定向勞務協作機制、線上公共就業服務,從而強化企業用工保障。在復工復產初期,我們還緊急發動10家人力資源機構向企業輸送9000多名務工人員,組織專車專列“點對點”接送異地務工人員10.9萬人安全有序返崗,組織1630名技工院校學生到崗實,為美的、碧桂園、新寶電器、蒙娜麗莎集團等重點企業產能恢復提供強有力保障。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去年,為強化重點群體就業保障,我們積極開展就業援助服務,向本地中年失業群體精準推送崗位信息3萬多條,篩查失業登記人員2.5萬多人開展定向幫扶。同時,我們深入落實高校畢業生“四個一”精準服務,舉辦畢業生現場招聘會30場,提供就業崗位超過2萬個;組織青年見742人,開發見崗位數1155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百名干部聯千企 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

南方日報:今年,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教育。佛山人社系統如何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開展這項工作?

嚴冰:人社局是民生部門,我們一開始就把“為群眾辦實事”與黨史學教育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立足“選準小切口、做好大文章”這一原則,我們梳理了一份為民辦實事清單,列出了“百名干部聯千企”、優化人才服務、降低欠薪舉報投訴門檻等43項事項,努力打造群眾滿意的人社服務。其中,“百名干部聯千企”是一項重點推進的工作,旨在第一時間了解和解決企業訴求,進一步推動各項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我們選取全市具有代表的1000家企業和7個具有影響力的行業協會,由全市人社系統100名干部定期聯系服務,深入了解企業用工、人才引進、技能提升、社保、勞動關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訴求,主動宣傳推送人社惠企政策,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掌握分析企業用工、社保、人才等情況,為決策提供依據。在全市開展“百名干部聯千企”行動,是人社局對標對表“市長直通車”、以空前力度服務制造業的一項重大民生實事。佛山市人社局也建立了局領導聯系各區人社局制度,加強市對區的業務指導和協調力度,進一步推動“百名干部聯千企”行動落地落實,真正為群眾為企業辦實事、辦好事。

大數據精準對接供需 強化人才引進服務

南方日報: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初,佛山提出“面向兩萬億,再造一個高質量發展新佛山”的發展目標。對此,佛山人社部門有哪些響應的舉措?

嚴冰:“十四五”時期,我們準確把握省市工作要求,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結合人社工作實際,提出了打造“優質就業之城、全民社保之城、人才向往之城、和諧勞動之城”的目標,并圍繞“四城”目標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取得了階段成效。

今年,佛山提出“面向兩萬億,再造一個高質量發展新佛山”的目標,我們倍感振奮,也深感責任重大。為此,我們緊緊圍繞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促進“2+2+4”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強化人才工作,大力抓好人才的引進、培養,完善出臺存量人才政策、柔引才政策,在人才子女入學、住房安居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一方面,我們加大外出引才工作,組織佛山企業赴高校密集地區開展大型專場招聘活動,大力引進與佛山先進制造業、陶瓷行業適配的高校畢業生。并加快引才點布局,在國內外重點院校建立人才驛站,形成“東西南北中”人才驛站格局,建立多層次人才合作通道。同時,我們將大力拓展勞務協作城市,在20個基礎上擴大到45個,不斷增強引才的針對、有效;另一方面,我們將探索實行人才補貼“秒報”“秒批”“秒付”,構建完善“一站式”人才綜合服務臺,建立完善佛山人才大數據庫,涵蓋300多萬名在佛山就業創業的人才數據,提升人才服務水,讓更多人才集聚佛山,為佛山制造業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撐。

我們將進一步深化公益人力資源服務與經營人力資源服務的聯動和數據融合,打造“1臺+2系統+1中心”的線上產才數字系統。即1個人力資源服務可視化數據臺;1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1個產才大數據系統;1個人力資源服務調度中心。我們希望通過大數據技術,集中匯總服務數據,精準對接人才供需,綜合調配人力資源,實現精準化靈活用工。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我們還將加快推進佛山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工作,為港澳青年創業創新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務,推進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統籌作用,完善“1+5+N”創業孵化基地臺建設。

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以“三項工程”促就業保民生

南方日報:“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是省市大力推進的重要民生工程。接下來,佛山將如何深入推進“三項工程”,進一步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

嚴冰:2018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項工程。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下,在省人社廳的指導下,佛山“三項工程”均取得了較好成績。其中,“粵菜師傅”工程已經成為佛山‘金字招牌’。佛山還成功承辦了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廣東省“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佛山“粵菜師傅”工程工作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良好的社會反響。

我們總結,前期“粵菜師傅”工程的成功開展,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堅持系統謀劃、全力推動,打造“粵菜師傅”1+5系列工程,將就業、餐飲、農業、文化、旅游等產業要素串珠成鏈,推動各要素相互賦能,形成粵菜美食與各產業聯動,產業鏈上游與下游協作共贏的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將佛山市技師學院打造成為全省首個集“三項工程”于一身的展示臺,建成廚藝學院、家政學院、工匠學院,成為“三項工程”的人才搖籃和高地。接下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們將以同等力度推進“廣東技工”“南粵家政”工程。其中,在推進“粵菜師傅”工程方面,我們將突出佛山標準,選拔認定30名佛山粵菜名廚,展現佛山廚師行業的最高水。同時,我們將推動技師學院“廚藝學院”加快建成一流培育示范基地,推進佛山特色“廣府菜”標準建設,并建立佛山名師、名店、名菜數據信息庫。

在推進“廣東技工”工程方面,我們將繼續大規模開展技能人才培訓,今年計劃培訓20萬人次;突出高質量發展,計劃打造“百校千企”技能人才交流臺,精準對接1000家佛山市“2+2+4”重點產業企業技能人才崗位需求。同時,加快推動省、市共建佛山市技師學院為高水技師學院工作,擴大技工教育規模。

在推進“南粵家政”工程方面,我們將打造“4+2”家政服務工作格局,即以“標準體系、產業體系、保障體系、信用體系”建設為重點,依托佛山南粵家政護理學院、家政綜合服務臺,打造“佛山智享家”南粵家政品牌。在服務供給端方面,今年將認定8家市級家政龍頭企業及8家家政服務培訓示范基地,探索引入家政服務國際質量認證體系。在擴大需求端方面,今年將扶持建設5個以上基層家政服務站,構建15分鐘家政服務圈,打通家政服務“最后一公里”;同時建設家政服務綜合臺,實行“一人一證一碼”,讓廣大市民安心選擇家政服務。

“三項工程”以“小切口”入手,解決就業、技能人才短缺和家政服務民生痛點等大問題,托起普通勞動者追求美好生活的尋夢路。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強力推進“三項工程”,充分發揮其在促就業、保民生上的重要作用,助推佛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南方日報記者 王芃琹

關鍵詞: 佛山 勞動力 供給側改革 就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