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惠州提出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GDP年均增長7.5%左右

日,惠州市政府正式對外公布《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下稱《綱要》)。《綱要》共15章、全文6萬多字。其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重大項目312宗,計劃總投資1.5萬億元,“十四五”期間計劃投資10316億元。

《綱要》提出發展目標,“十四五”期間,全市GDP年均增長7.5%左右。到2025年,GDP超過60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6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突破1.6萬億元。

關鍵詞:“雙區”建設

探索共建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

此次《綱要》9次提到都市圈,強調搶抓“雙區”建設重大機遇,主動對接大灣區中心城市,全面加強城市間協同合作,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發展。

根據《綱要》,惠州將積極參與深圳都市圈建設,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探索共建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級先進制造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區域經濟布局。科學規劃建設同城化綜合交通體系,加快深惠一體化發展步伐。

在備受關注的軌道交通建設方面,其中提出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都市圈等鐵路規劃有效銜接,全面深度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軌道交通網。有序推進深惠城際坪地至瀝林北規劃建設,加快推進城際鐵路公交化運營。開展惠大鐵路電氣化改造及惠州新材料產業園鐵路專用線研究。

在提升城市發展能級方面,《綱要》明確,以惠城為中心、惠陽為副中心,依托1號公路經濟走廊,大力推動沿江組團和沿海組團發展聯動,促進全市向海向外發展。加快惠城與仲愷、惠陽與大亞灣實現行政區與功能區融合發展,助推惠州市區擴容提質。高標準高起點規劃建設金山新城、惠州灣產業新城、惠州南站新城等城市新增長極,全域統籌新城一體開發運營,系統導入現代產業資源,打造未來城市新中心、國內一流城市新樣板。

《綱要》提出,以“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為引領,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綜合交通體系。高標準打造金山新城、潼湖生態智慧區、稔半島、惠州灣產業新城等特色合作臺,深入探索與廣深港澳深度合作新模式。

關鍵詞:創新驅動

加快建設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是《綱要》中的高密詞匯。在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方面,《綱要》提出,加快推進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建設,爭取更多科學裝置落戶,打造國家大科學裝置集群和國際核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依托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加快建設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東江實驗室),開展先進核能與核技術、石化能源、多能互補及新型儲能領域研究及應用,爭取納入國家實驗室建設。

高新技術企業,將是惠州“十四五”期間大力引進和培育的對象。到2025年,惠州預計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3000家。《綱要》提出,建立全市“專精特新”中小微企業培育庫,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普惠支持力度,推動更多科技型中小企業增效益、上規模,打造一批行業“單項冠軍”“隱形冠軍”。

創新發展,離不開創新人才,《綱要》顯示出對創新人才的極大歡迎。優化“產業引才”“臺引才”“以才引才”機制,制定“1+N”一攬子人才工作政策,完善實施“惠”聚優才行動計劃,打造人才生態環境優質城市。依托創新載體,積極引進一批國際一流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對急需的特殊人才或團隊實施“一事一議”。

關鍵詞:現代產業

聚力建設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

石化能源新材料,是惠州重點發展的產業。針對這一產業發展,《綱要》提出,全面提升大亞灣石化區發展水,加快推進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恒力(惠州)PTA項目等建設,大力推進石化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攻堅戰,力爭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基地。

在做大做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方面,惠州將以智能終端、超高清視頻、智能汽車電子三大主導產業為創新引領,以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大數據、云計算、軟件等)為支撐融合,構筑高附加值、更具競爭力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惠州還將培育壯大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堅持生命、生活、生態“三生”融合,充分挖掘惠州健康產業資源稟賦、大科學裝置及實驗室等優勢,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產業新高地。

《綱要》明確,未來要通過建設1號公路經濟走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增量發展空間。推動大亞灣開發區、仲愷高新區爭創國內一流開發區,努力把中韓(惠州)產業園建設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發展新高地。聚力建設惠城高新科技產業園、惠陽(象嶺)智慧科技產業園、惠州新材料產業園、博羅智能裝備產業園、龍門大健康產業園、大亞灣新興產業園、廣東(仲愷)人工智能產業園等7個千億級工業園區。

關鍵詞:數字經濟

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

未來中國,將是數字中國。《綱要》提出,“十四五”期間,惠州將推動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信息網絡安全、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數字產業發展,培育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興產業,提升數字產業基礎。推動省級“5G+工業互聯網應用示范園區”建設,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桿示范項目,在石化、智能家電、動力電池、汽車電子、印刷線路板等領域推廣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

在民生領域,惠州將聚焦教育、醫療、養老、撫幼、就業、文體、助殘等重點領域,打造智能便捷的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持續提升群眾獲得感。

數字化是政務服務的發展方向。《綱要》明確,進一步拓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強化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簽名等基礎臺支撐,推動更多民生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更多涉企服務事項“一站式”辦理和“不見面”審批。

關鍵詞:基礎設施

推動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

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是構筑跨越式發展的支撐。《綱要》指出,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實施方案,加快惠州千萬級干線機場建設。期,將按照飛行區4E標準建設干線機場,新建第二跑道、航站樓及相關配套設施,并積極拓展航線網絡,爭取開放空港口岸和開通國際航線。

在推動惠州港創新發展方面,《綱要》指出,加快惠州港荃灣港區荃美石化碼頭、恒力石化(惠州)通用碼頭、惠州港碧甲LNG接收站配套碼頭、荃灣港區10萬噸級多用途碼頭,以及沿海航道擴能升級和東江內河航道等級提升等項目落地實施。

在高鐵和高速公路方面,《綱要》提出,建成贛深鐵路、廣汕鐵路惠州段和莞惠城際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高標準建成贛深鐵路惠州北站、廣汕鐵路惠城南站高鐵綜合交通樞紐,推動深汕高鐵惠州段建設。建成韶惠高速公路惠龍段,完成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廣惠高速公路金龍互通(原長坑互通)項目建設,推進惠霞(惠灣)高速公路(含水口、惠東支線)等多個改擴建工程項目建設,啟動龍愷高速公路等多個項目前期調研,力爭到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總里程數達到1210公里。

《綱要》明確,按照“交通帶動產業、產業支撐城市”理念,科學實施連接廣州(知識城)、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深圳(前海)以及貫通惠州南北的“豐”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建設,配套規劃建設“五橫五縱”骨干快速路及五條聯絡線、市區“兩環十射”快速進出城道路路網體系。

針對市區“過江難”問題,《綱要》提出,結合既有過江通道及路網條件,規劃建設跨東江和跨西枝江的過江通道,到2025年中心區形成8條過東江通道、16條過西枝江通道。

關鍵詞:鄉村振興

實施“惠州學子回鄉計劃”“人才回歸計劃”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重中之重。《綱要》提出,要推進農村創業創新,推動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新型助農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

此外,惠州還將加快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公園和田園綜合體建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健全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農業向現代化、規模化發展。

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支撐。《綱要》提出,探索賦予緊缺型、技能型人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或收益股權等形式,吸引人才返鄉入鄉創業興業。同時,持續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人才服務團”項目,讓先進技術改造農業產業。

此外,惠州還將實施“惠州學子回鄉計劃”“人才回歸計劃”,與農業企業、院校開展“訂單式”鄉村人才培養,培育返鄉農民工、入鄉科技人員、在鄉能人等創業主體,增強鄉村產業發展動能。

關鍵詞: 惠州 發展目標 GDP 年均增長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