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落地,將為澳門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與澳門一水一橋之隔的橫琴,正成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試水地。

9月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深合區作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臺,立足粵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圍繞澳門產業多元發展主攻方向,加強政策扶持,大力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澳門長遠發展注入新動力。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之前在作2021年施政報告時指出,澳門經濟過度依賴旅游博彩業的脆弱疫情沖擊下更為突出。澳門社會已經深切感受并深刻認識到“一業獨大”所帶來的巨大風險,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澳門未來的必由之路。而在旅游博彩業基礎上發展的縱向多元化,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一業獨大”的狀況,迫切需要深入探索和開拓經濟適度多元的路子。

“一業獨大”問題仍存

目前,博彩業在澳門經濟中處主導地位,“一業獨大”的局面仍未打破。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發布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統計指標體系分析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以生產者價格按生產法計算的增加值總額及產業結構中,博彩業在整體經濟的比重明顯高于其他行業,2014年至2019年分別為58.3%、47.8%、46.4%、48.9%、50.7%及50.9%。

回歸后,澳門在發展和鞏固博彩業的同時,也在積極嘗試經濟多元化發展。澳門特區政府早在2001年就提出“以旅游博彩業為龍頭、以服務業為主體,帶動其他行業協調發展”的基調,國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經過一些年的探索,澳門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取得一定進展。《報告》顯示,隨著博彩業的興旺,其他主要非博彩行業年也得到很大的發展。年來,部分非博彩行業的發展速度更超過了博彩業的發展速度。2019年,金融業、會展產業、文化產業及中醫藥產業的增加值總額達360億澳門元,占所有行業的增加值總額的8.2%,與2015 年相比,增加值總額上升39.1%,占比增加1個百分點。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院長申明浩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博彩業是澳門的主要收入來源和最主要支柱,雖然些年隨著旅游業、金融業等產業的發展,博彩業的占比略有下降,但總體上產業單一的問題并沒有完全解決。

申明浩認為,博彩業的高利稅實際上成為了其他行業進入澳門的機會成本。一方面,博彩業從業人員收入比較可觀,而且對于知識學歷的要求不高,因此對本地就業人員的吸引力相對較大,從業者也不愿意轉行。另一方面,澳門土地空間有限,人口密度高,推高了營商成本。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澳門經濟遭受了極大的沖擊,同時也更加暴露了“一業獨大”的弊端。2020年,澳門全年本地生產總值為1944億澳門元,實質收縮56.3%。在博彩服務出口下跌80.4%的情況下,服務出口為866.6億澳門元,同比實質下跌74.9%,拉低經濟實質增長率59個百分點。

申明浩表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國際旅客大幅減少,中國內地零接觸式的消費場景得到廣闊應用,不少在線行業逆勢增長,但澳門在這方面并沒有很廣闊的市場,而且由于產業單一,實體經濟也比較薄弱,所以不管在生產出口方面還是新消費業態方面,都沒有能夠在這次疫情當中有新的表現。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合作區的建設,對澳門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

同樣,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學教授丁力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表示:“澳門是一個小微經濟體,產業結構比較特殊,在風調雨順的時候可能經濟發展還不錯,但一旦出現風風雨雨,可能就會暴露出問題,產業發展涉及到澳門未來的路怎么走的問題,此次建設合作區也有這個方面的考慮,澳門可能會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主戰場放在橫琴。”

多元化之路怎么走?

截至2021年8月底,橫琴實有澳資企業超4500家,注冊資本超1300億元,排名前五的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房地產業,成為內地澳資企業聚集最集中區域。

根據《總體方案》,深合區將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和現代金融產業。

在發展科技研發和高端制造產業方面,方案提到大力發展集成電路、電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醫藥產業。加快構建特色芯片設計、測試和檢測的微電子產業鏈。

目前在橫琴區內注冊的科技型企業超過1萬家,其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28家。集成電路產業布局方面,芯動微電子、集創北方、芯耀輝、英彼森半導體等企業已落戶橫琴。申明浩表示,芯片行業應該能比較快形成一定的數量和規模,而且澳門擁有相關領域的國家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未來產學研基地的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也可以期待。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二者未來將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橫琴的金融業態需要更豐富,聚集更多VC/PE機構。

文旅會展商貿產業是澳門除博彩業外的支柱產業之一。以會展業為例,《報告》顯示,2019年與2015年相比,會展活動對相關行業帶來的經濟貢獻均錄得增長,當中以零售業的升幅(219.8%)較高,其次為酒店業(149.4%)、博彩業(127.8%)及飲食業(125.4%)。

《總體方案》提到,支持粵澳兩地研究舉辦國際高品質消費博覽會暨世界灣區論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展會臺。允許在合作區內與澳門聯合舉辦跨境會展過程中,為會展工作人員、專業參展人員和持有展會票務證明的境內外旅客依規辦理多次出入境有效簽證(注),在珠海、澳門之間可通過橫琴口岸多次自由往返。

申明浩表示,澳門與香港均是自由港,但澳門的體量小,所以在以往很多大型活動中,主辦方都會優先選擇香港作為舉辦地,但如果可以與合作區聯合舉辦,澳門的優勢就可以凸顯出來,合作區可以從空間載體和人員供給上彌補澳門辦展的不足。

廣東省政協委員、澳門中華總商會青年委員會主任、東西匯(橫琴)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志達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合作區政策補了澳門的短板,能夠拓展澳門的空間和資源,在科技、健康、文旅會展、金融等方面能促進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特別是為澳門的青年人,提供了更大的臺和發展空間,讓他們更加便利融入國家發展。

申明浩說,橫琴經過12年的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和基礎,如今更有中央利好政策加持,可以在制度上更加創新,引領琴澳一體化。例如,《總體方案》提到,貨物“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同時確保人員進出高度便利。這些舉措使得橫琴與澳門成為一個類似于一體化的自由港,未來高端要素之間的流動會越來越便捷,為澳門推動產業和經濟適度多元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

不過,申明浩也建議,合作區的功能定位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一方面要服務于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還要能夠輻射和服務更多周邊地區乃至泛珠三角地區,所以在發展產業過程中不能采取大而全的策略,在招商的時候需要有全盤的考慮。

丁力認為,對于澳門而言,最大的問題不是“搞什么”,而是“如何搞”,后者比前者更難回答。發展產業的同時需要考慮“誰來買單”的問題,如何進入國內大循環、如何開拓市場,這是澳門產業發展上最大的挑戰。

關鍵詞: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澳門經濟 新動力 多元化發展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