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世界開放報告2021》即將發布 國內外專家把脈世界開放態勢

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別是新冠疫情加劇了這一進程,全球化出現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主義愈演愈烈。世界究竟該不該開放,該怎樣開放?

11月1日,《世界開放報告2021》專題新聞吹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研究員和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研究中心理事長顧學明研究員就該報告的重要意義、特色亮點、主要內容和正式發布安排做了主動發布。

在中國開啟對外開放歷程四十余年來,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二十年來,中國以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成功實踐成為世界開放的“模范生”。張宇燕認為,《世界開放報告》聚焦中國的成功開放歷程與經驗,不僅弘揚了全球開放的正能量,而且提高了中國的國際話語權。

按顧學明的介紹,《世界開放報告2021》的內容大致分為世界開放全貌和中國開放實踐兩大部分,通過全景掃描世界各經濟體對外開放態勢,《世界開放報告》可幫助讀者識別全球開放“高地”與“洼地”,便利開放“高地”與“洼地”之間互學互鑒,動態衡開放各方的開放損益,提升世界開放治理能力,從而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張宇燕認為,《世界開放報告2021》的最大特色和亮點就是世界開放指數。這個指數測度的是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境經濟開放以及同經濟開放直接、密切相關的跨境社會開放和文化開放,包括開放政策和開放績效,形成可統計測算的29項具體量化指標,對129個經濟體2008年至2019年的開放度進行排名。這個指數實現了對外開放概念、理論、方法、數據與實踐的嚴謹一致,在國內尚屬首次,同國外類似指數相比也具有明顯優勢,比如等對待對外開放和對內開放以及重用對開放動態較敏感的“快指標”。

顧學明介紹,《世界開放報告2021》將在11月5日第四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上發布,并圍繞“世界開放的現狀與前景”召開研討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和政策決策人士把脈世界開放態勢。

該報告之所以選擇在虹橋國際經濟論壇發布,是因為二者都突出開放發展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希望將《世界開放報告》打造為自己的拳頭產品,以引領中國和世界的開放。

關鍵詞: 《世界開放報告2021》 世界開放指數 開放趨勢 國際經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