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內蒙古加快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 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星霜荏苒,居諸不息。我們走過砥礪奮進的2021年。

這一年,《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面世。這個規劃,科學布局國土范圍內的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賦能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一個《規劃》,折射出內蒙古一往無前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拓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空間的堅定信心。

立足新階段,按照我區“十四五”規劃要求,內蒙古正以高質量建設“兩個基地”為重點,加快調整優化生產力布局,大力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以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的內蒙古子殷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車間,3D打印機正在打印頸部護具。

相距不遠的金山高新區華訊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程序員通過鍵盤敲出的一行行代碼,正在轉化成一個個智慧化高科技軟件產品。

創新的沃土上,一款款高科技產品“生根發芽”。子殷科技、華訊高科……2021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轉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1220家、828家。

科技創新,是優化生產力布局、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走進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園區的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入駐的各大企業正開足馬力趕訂單、抓生產、拓市場,一派繁忙的景象。

基地內,以“鎳—銅—半光亮鎳—亮鎳”鍍層工序為主,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的稀土磁體表面鍍膜新技術,較普通電鍍技術節省80%人工成本,金屬表面鍍層鹽霧時間可縮短33%以上,為中國釹鐵硼高端產品生產奠定了良好基礎。

匯眾磁谷是包頭市稀土產品研發創新的縮影。據了解,2021年前11個月,在稀土新材料產業大力推動下,包頭市稀土產業實現產值355億元,同比增長70%,創10年來同期最高增速。

優化布局,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何止是稀土新材料產業。

我區煤炭、金屬、稀土等礦產資源豐富,耕地、草原等農牧業資源充裕。如何將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與高質量發展優勢?沃野田疇里蘊含的發展希望為我們作答。

綠油油的水稻田里,小鴨子自由自在地覓食……這是興安盟夏天的扎賚特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里的景象。該產業園是我區第一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也是獲國家認定的現代農業產業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年來,這個產業園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為主線優化布局、推動農業現代化,打造綠色發展引領區,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休閑農業。如今,這里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綠色農業、智慧農業的華麗轉身。

在我區,不斷優化農業布局結構、健全產業鏈、提升農業現代化水的地方,還有很多。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興安盟扎賚特旗、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通遼市科爾沁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入選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我區農業現代化發展按下“快進鍵”。

優化布局,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建設,數字產業、數字經濟不能缺席。

地質穩定、氣候冷涼、電價優惠……憑借得天獨厚的優勢,烏蘭察布市堅持建設數據中心與外包服務、衍生業態同步發力,成功引進阿里巴巴、蘋果、華為等13個數據中心項目,服務器承載能力突破200萬臺,投資規模達420億元。

在我區,“5G+”行業應用全速推動了數字經濟發展,5G應用場景一再豐富。目前,我區累計建成5G基站20163個,“5G+智慧能源”“5G+智慧牧場”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與此同時,一個個新項目、新業態也在我區開枝散葉:“源-網-荷-儲”示范項目落地烏蘭察布市,通遼市“火-風-光-儲-制-研”一體化示范項目開工建設,內蒙古首輛氫燃料重卡在包頭市下線,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生產線在烏海市投入使用……

回首過往,內蒙古優化生產力布局、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破題解題、見行見效。

僅“十三五”時期,我區稀土原材料就地轉化率達75%,稀土功能材料及終端應用產品占比達到53.6%;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形成2個千億級、9個百億級農牧業主導產業;數字經濟、會展經濟、商貿物流、現代金融等加快發展……

優化布局,推動產業體系現代化建設,實體企業、實體經濟是“核”與“魂”。實體企業強,市場主體強,產業才能強,經濟才能實現穩中求進。

“十四五”以來,在優化布局中,包鋼以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為抓手,在“改”中提質、“轉”中升級,以“三化”引領企業轉型升級,助推產業鏈現代化。

多年來,伊利在優化布局中不斷加快產業升級步伐,通過建設標準化奶牛養殖牧場、智能化乳品加工廠,加快國家級種養加一體化乳業項目建設進程,全速推進世界一流高端乳制品生產基地建設。

優布局、調結構……一次次探索,一番番轉型,內蒙古以優化生產力布局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不斷顯效。

2021年,全區戰略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2%,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4%。

2021年,全區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推進,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上年下降2.8%,能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

2021年,全區服務業回穩提質,新創建3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9個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包頭市入選國家級文旅消費試點城市。

至2021年,全區新增高標準農田460萬畝,糧食生產實現“十八連豐”,畜牧業生產實現“十七連穩”。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我們走進踔厲奮發的2022年。

新的一年,我區如何在優化生產力布局中持續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內蒙古著力穩產業、強鏈條、育動能和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部署備受矚目、提振信心。

“圍繞更好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產業安全、生態安全,緊扣‘兩個基地’建設,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集中打造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化工、現代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數字經濟、現代服務業等產業集群,首批打造12條重點產業鏈,帶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積蓄昨日之功,勃發今日之力,方得明日之績。

遵循戰略定位,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內蒙古迎來一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新的春天!(內蒙古日報記者 阿妮爾)

關鍵詞: 生產力布局 現代產業體系 產業鏈現代化 科技創新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