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岳西縣包家鄉打出“紅”“綠”組合牌 發展特色茶產業造福百姓

走進岳西縣包家鄉,郁郁蔥蔥的連綿山嶺不時顯現傲然綻放的映山紅。行至鷂落坪村,一處處傍山沿溪而建的居民樓房,干凈的道路,令人稱羨。石佛村的茶園,正值采摘時節,忙碌一片。鷂落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家鄉黨委書記儲剛說,在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中,鷂落坪村和石佛村依托革命老區歷史底蘊,打出了“紅”“綠”組合牌,走出了一條村美民富產業興的發展之路。

紅色文化帶火農家樂

來到鷂落坪村,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沿路奇峰美景,田園秀色,如詩如畫,被稱為岳西十里畫廊。

誰能想到,過去鷂落坪曾流傳這樣一首民謠:“養女莫嫁多枝尖,進不見日頭出不見天,不是芭茅割了頸,就是葛藤絆了腳,要想吃上大米飯,還要等到過年邊”。

據了解,1935年6月,中共皖西特委遷駐鷂落坪。不久,高敬亭率領紅二十八軍在轉戰途中進入鷂落坪,鷂落坪逐漸成為紅二十八軍領導鄂豫皖三年游擊戰爭的大本營和中心游擊根據地。

現在,鷂落坪的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和紅二十八軍軍政紀念館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2008年開始,鷂落坪紅色歷史文化使鷂落坪村逐漸成為全國知名的“網紅”村,來此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

為此,包家鄉充分利用鷂落坪的紅色故事和保護區的綠色資源,大力引導發展鄉村旅游、大力發展農家樂。

據鷂落坪村支書吳良寶介紹,截至目前,鷂落坪農家樂已登記注冊開辦農家樂的67戶,年接待游客15萬人次,開辦農家樂者戶均年純收入15萬元以上,全村居民人均年純收入達2.4萬元。

特色茶產業造福百姓

與鷂落坪村不同,包家鄉的石佛村,作為岳西翠蘭核心區,則因茶葉,富裕了一方百姓。

當下正是春茶上市季,在石佛村的茶園探訪時,記者看見一株株茶樹長滿新芽,翠綠一片,采茶的村民散落在茶園中,手法嫻熟地采摘新茶。

包家鄉的茶葉產于高海拔、氣溫低、濕度大、空氣純潔、土壤潔凈的特殊生境,屬綠茶極品。

據包家鄉鄉長吳德全介紹,包家鄉茶園總面積達6600畝,全鄉茶葉加工廠28家,年產干茶122噸。其中,石佛村茶園面積達到3300畝,人均達到2.5畝,戶均超過9畝。

石佛村被評為安徽省第十三批“一村一品”茶葉種植示范村,榮獲“2021安徽首屆美麗茶村”。石佛寺高標準茶園入選為“全國30座最美茶園”。

關鍵詞: 岳西縣包家鄉 紅綠組合牌 特色茶產業 紅色文化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