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一季度國民經濟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投資和進出口增速較快

昨天,國新辦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一季度國民經濟情況。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27017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比2021年四季度環比增長1.3%。付凌暉表示,一季度,面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國內疫情頻發帶來的多重考驗,國民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總體穩。

主要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一季度國民經濟成績單出爐,付凌暉分析,今年以來,國際形勢更趨復雜嚴峻,國內疫情也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的特點,對經濟運行的沖擊影響加大。不過,國民經濟主要宏觀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分產業看,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0954億元,同比增長6.0%;第二產業增加值106187億元,增長5.8%;第三產業增加值153037億元,增長4.0%。其中,農業方面,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豬牛羊禽肉產量2395萬噸,同比增長8.8%;工業方面,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4.2%、8.1%;服務業方面,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2.5%,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5.1%,但3月,鐵路運輸、航空運輸、住宿、餐飲等接觸聚集行業受疫情影響較大。

消費、投資、進出口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增速有所不同。其中,消費受疫情影響較大,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659億元,同比增長3.3%;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233億元,同比下降3.5%,環比下降1.93%。

投資和進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速。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4872億元,同比增長9.3%。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各地積極推進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帶動投資較快增長。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5%。隨著我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力度不斷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行業創新發展勢頭增強,將有利于帶動產業投資增長。進出口方面,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94151億元,同比增長10.7%。

居民收入穩定增長

國家統計局還發布了收入、就業、物價等重點民生數據。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45元,同比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1%。從收入來源看,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名義增長6.6%、5.4%、6.1%、6.3%。

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85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為5.5%,比去年同期升高0.1%;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也環比上升0.3%。付凌暉分析,失業率上升是季節因素疊加疫情影響的結果。盡管面臨不少困難,但是我國就業保持穩定仍然具備較多有利條件。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會繼續顯效,疫情的不利影響會逐步得到控制。

物價方面,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分類別看,食品酒價格同比下降1.3%,衣著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6%,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5%,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2.6%,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6%,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0.7%。在食品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7%,鮮果價格上漲6.9%,鮮菜價格上漲3.7%,豬肉價格下降41.8%。

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

進入3月以來,國內多地疫情頻發,對經濟復蘇形成壓力。付凌暉坦言,疫情對接觸服務業沖擊較大,批發零售、餐飲、交通客運、文化旅游等消費有所減少。此外,疫情還造成了部分企業停產減產。但他同時表示,中國經濟持續恢復有較好條件,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付凌暉進一步分析,首先,中國經濟發展有韌,我國產業體系齊全,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明顯,創新驅動發展不斷顯現,經濟健康發展具有較好基礎。第二,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在科學防控、精準防控方面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措施,能夠逐步阻斷疫情傳播,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影響。第三,今年以來,政策支持有力度。例如財政方面,全年減稅降費預計將達到2.5萬億元。一系列政策將進一步紓困企業,促進經濟穩。

付凌暉表示,下階段,推動經濟持續恢復,要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推進已出臺政策早日落地見效,持續擴大內需,持續助企紓困,保障基本民生。(北京日報記者 趙語涵)

關鍵詞: 國民經濟 主要經濟指標 投資增速 進出口增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