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山東加快推進新基建高質量建設 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

4月30日一大早,在博興移動興福鎮5G小鎮二期項目現場,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對上周安裝的新一批5G通信設備進行最后的調試。項目經理王長東告訴記者,該項目建成后全鎮95%以上區域可實現5G信號全覆蓋。

作為數字經濟戰略實施的先導領域,5G對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今年以來,我省實施5G和固定網絡“雙千兆”工程,一季度,我省新開通5G基站9749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11.1萬個,在鄉鎮主街區5G覆蓋比例達到89.4%的基礎上,進一步向行政村延伸。農村百兆用戶占比超過90%,全省千兆用戶總數達到241.4萬戶,較2021年底增加170%。

“‘雙千兆’網絡是新基建的底座,讓大家的溝通更方便快捷。”中國移動山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軒說,加快“雙千兆”工程建設,不僅有利于拉動投資,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能賦能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4月29日早上8點,新型職業農民李商銳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工作地點并非田間地頭,而是濱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在這里,他只需通過電腦即可查看大棚里的溫濕度,隨后通過微信小程序打開遠在數里外大棚上的棚被和通風口。

告別傳統農人的“汗滴禾下土”,是物聯網技術深入生活各個領域的例證。目前,我省物聯網標識解析公共服務臺、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臺已正式運行,服務各類物聯網終端用戶超1.29億戶,居全國第四位;物聯網終端接入流量累計約4.5萬TB,居全國第一位。

為進一步激發數字經濟市場活力,為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新基建”發展奠定更堅實的網絡基礎,我省正加快推進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目前,各項建設和準備工作均已完成,能夠確保5月17日完成濟南、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的上線任務。”山東電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屆時,山東將成為全國唯一擁有2個國家級直聯點的“雙樞紐”省份。項目開通后,數據中心互聯互通的“信息動脈”與直達用戶的“神經末梢”持續塑強,端對端時延顯著降低。我省數據中心跨網延遲可降低60%以上,邊緣計算節點數量超過160個,同比增加240%。

今年以來,我省融合基礎設施建設在交通、能源、電力等方面全線“掛圖作戰”,不斷釋放數據要素的轉型帶動作用。

“不到碼頭,就可以看到碼頭的船舶作業情況;不到運河航道,就可以看到航道里船舶航運情況……”走進濟寧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智慧港航調度指揮中心,智慧港航部負責人劉娜指著電子航道圖介紹。該項目地處蘇魯交界地帶,受疫情影響工地全封閉管控,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預計年底能夠完成交工驗收。智慧港航部張英明科長介紹,“項目整體建成后,每年可節省10%的運輸成本,同時可以大大提高水上監管的智能化水。”

能源方面,我省積極推進首批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一季度全省已有74處煤礦開展智能化建設,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7個;電力方面,我省已建成全國首套省域5G電力示范網,目前已完成500千伏線路監控盲點梳理,完成220千伏輸電線路自主巡檢計劃月度分配,已經自主巡檢4萬基桿塔。

“新”“舊”之間,尋求的是發展動能轉換。“傳統基礎設施作為推動經濟活動的基礎,解決了物和人的連接。而新型基礎設施解決了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基礎設施。”省科學院標準院副院長方可說,對于山東而言,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所需。

省大數據局規劃發展處處長盧修名表示,下一步,省大數據局將進一步健全省市縣一體的數字基建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全省數字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對2022年全省數字基建年度目標和重點工程,持續開展月調度、季監測,重點任務“紅黃綠燈”掛牌督辦,聯合各級各部門開展專項活動,推動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地。

關鍵詞: 新基建建設 雙千兆網絡 重點工作 數字基礎設施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