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浙江推進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 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

讓閑置資源“活”起來,紹興市柯橋區水鎮王化村兩年盤活村里320余間閑置農房,引進“金秋家園·長塘頭”項目,打造居家養老綜合體。眼下,首批85間房及茶樓、老年活動室、醫務室等配套設施陸續投入運營,不僅村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村里老人也享受到養老配套紅利。

把閑置資產作為鄉村建設、鄉村經營的重要元素,浙江各地紛紛打開思路,有的還“打包”山水資源、集體資產等,實現綜合開發利用。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說,縮小“三大差距”中的城鄉差距,浙江在“高質高效”上仍需努力,目前正以農村集體經濟為核心,通過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力爭讓農民的腰包更鼓一點、讓村集體經濟更“壯”一點。

當前,包括“宅基地改革+鄉村建設”在內,浙江已打出4套強村富民組合拳:“市場化改革+集體經濟”,重在用好強村公司、“飛地”抱團等創新機制,促進集體資源變資產,實現更好經營增值;“標準地改革+農業‘雙強’”,著眼于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加強高質量農業項目投資招引;“數字化改革+強村富民”,則要為其他三項組合式改革賦能,迭代建設多個數字化應用場景。

招式創新,浙江不斷蓄積鄉村發展新動能。打破行政界限和資源要素流動壁壘,嘉善縣探索“縣域統籌、跨村發展、股份經營、保底分紅”為主的“飛地”抱團發展模式,將全縣各村社的零碎土地指標、資金等集中“騰挪”到更優質的區域,聯合發展強村項目。目前,當地30個重點扶持村已全部參與到4個縣級抱團項目中。截至去年底,全縣12個“飛地”抱團項目已陸續分紅超1.2億元,為104個村帶去村均110萬元的收益。

數據顯示,目前,浙江省正在實施的“飛地”抱團項目達1055個,12750個參與項目村村均年投資回報達15.38萬元。與此同時,全省市縣鄉村四級已成立1347家強村公司,去年,這些強村公司為浙江農村創造了16.85億元的總利潤。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集體經濟發展的市場化水,浙江將實施強村公司培育計劃,支持各地以村集體全資、控股、參股和多村抱團等形式成立強村公司,全面推進強村公司高效運營、“飛地”抱團項目擴面提質,不斷做大村集體經濟“蛋糕”。

今年,浙江省強村富民的目標已經確定: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770億元,集體經濟分紅達到120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8萬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小至1.93。全省將深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將村級集體經濟年經營收入50萬元以上的村占比提高到50%,全面消除年集體經濟總收入20萬元以下、經營收入10萬元以下的相對薄弱村。

“我們正在加緊制定深化強村富民鄉村集成改革的相關工作方案,同時謀劃組建省級工作專班,協同推進四套組合拳落地。”浙江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全省1.9萬個村莊、3800多萬農民,浙江將瞄準興業富民、活權富民、強村富民三大重點,強化試點先行、政策發力,不斷夯實共同富裕基礎。(記者 祝梅 通訊員 唐豪)

關鍵詞: 強村富民 鄉村集成改革 村集體經濟 共同富裕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