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 正文

撤縣設區調整權限再收緊 各地城鎮化該如何推進?

上周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強和改進行政區劃工作的意見》。會議強調,要加強黨中央對行政區劃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行政區劃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重大調整由黨中央研究決策。

這意味著撤縣設區調整權限再度收緊。

撤縣設區是指直轄市或地級市將其所轄的縣改設為市轄區。撤縣設區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地級市政府同意,最后由民政部和國務院批準。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間,我國共撤銷141個縣,同期增加市轄區110個。

各地為何如此熱衷撤縣設區?

對于城市發展而言,撤縣設區能夠短時間內幫助城市擴大轄區面積和人口規模,以及GDP的快速上升,為社會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空間規劃、人力資源配置等方面帶來助益。其中最主要的推動因素是,隨著城市規格的提升,新增建設用地需求和可用指標也水漲船高,地方可因此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更高的經濟增長率。

應該說,撤縣建市設區為我國快速城鎮化立下汗馬功勞。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從2000年的36.09%提升至64.72%。我國城鎮化發展跑出“加速度”的背后,撤縣建市設區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撤縣設區帶來的問題也引發關注。

其一,通過撤縣設區實現城市擴容后,有一些設區的縣城,與城市中心相隔甚遠,城市規劃和建設擴延,大量耕地被占帶來的人地矛盾,道路交通、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和落后帶來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有悖于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發展、高質量發展的理念。

其二,撤縣設區帶來城市“攤大餅”式的擴張,容易引發行政區劃混亂、城市治理難度加大的問題。

其三,撤縣建市設區,城市規劃和建設占用大量的耕地,從長遠看會危及糧食安全。

另外,村莊都沒了,“記得住的鄉愁”也沒了。

從2020年開始,國家在相關政策方面按下了“慢放鍵”。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提出“超大城市要劃定并堅守城市開發邊界,慎重撤縣設區”。但從各地去年公布的“十四五”規劃中可以看到,多地均提出撤縣建市設區。今年,國家發改委在《2022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中指出,要慎重從嚴把握撤縣(市)改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是明確,嚴控撤縣建市設區。政策從“慎重”到“慎重從嚴”再到“嚴控”,直至此次深改會把調整權限上收歸黨中央,可以看到中央收緊撤縣設區的決心。

不搞撤縣設區,各地怎么發展,城鎮化怎么推進?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指明方向:“穩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這就是城市不依賴撤縣設區的發展道路。

上個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對縣城發展作出系統性部署,縣城將成為城鎮化主戰場。

關鍵詞: 撤縣設區調整權限 社會經濟發展 城鎮化進程 都市圈建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