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補血”放緩!又見券商“叫停”定增
券商再融資持續收緊。
8月7日晚間,華鑫股份(600621.SH)40億元定增按下“終止鍵”。該部分融資原計劃是全部用于對華鑫證券增資,而華鑫證券計劃將資金主要用于擴大兩融和發展自營。8日上午,華鑫股份低開低走,下跌6.21%,午盤報收13.28元/股。
這是年內繼中原證券(601375.SH)撤回定增事項之后的第二例。此前中原證券“叫停”了準備一年多的70億元定增事項。
(資料圖)
有券商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期間A股經歷兩年熊市,券商自營業務業績表現多不理想,券商流動性面臨壓力,所以紛紛拋出融資計劃。但與此同時,今年多家券商定增計劃在審核問詢過程中調整計劃、縮減規模甚至取消融資,與往年券商再融資數據形成明顯差異。
“這與當下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券商聚焦主業,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有關,”一位證券行業非銀金融分析師對記者表示,現在鼓勵券商更加科學有效地發揮對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功能作用,此前已有跡象收緊券商再融資監管。
招商證券非銀行金融首席分析師鄭積沙也表示,券商資金擴張節奏放緩,倒逼券商加速轉型,未來通過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合理配置存量資產實現降本增效。
兩家券商叫停定增
僅被問詢一次,華鑫股份就決定撤回定增計劃。
8月7日晚間,華鑫股份公告稱,將終止定增事項并撤回申請文件。公司解釋稱,這是基于公司此次定增進展情況,并綜合考慮發行方案的調整及公司實際情況等因素,經與相關各方充分溝通及審慎分析后做出的決定。
2022年12月24日,華鑫股份公告稱將實施定增計劃。根據定增預案,該公司擬募資不超過40億元,募資來的金額全部用于對華鑫證券增資。增資后,華鑫證券擬將不超過15億元用于擴大兩融業務規模、不超過15億元用于發展自營業務,此外加大信息化系統建設、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債務分別擬投入不超過5億元。
今年3月21日,華鑫股份定增申請被上交所受理。4月7日,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此次融資的必要性、融資規模的合理性,具體為兩融業務和自營業務投入或發展情況、經營狀況和盈利情況。
直至6月,華鑫股份才回復上述問詢函。公司在回復函中提到,此次擬投入不超過15億元的募集資金用于擴大固定收益類自營業務,提升投資收益。但問詢函中顯示,公司固定收益總部自2021年成立以來,平均投資收益率表現不佳,從2021年的13.92%下降至今年前3月的3.15%。
除此之外,公司的自營業務表現也不理想。公司2022年年報顯示,若以“自營業務凈收入=投資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的公式來計算,2022年公司自營業務收入大約為2.69億元,較2021年的 6.55億元同比下降58.9%;同時,公司2022年末的融資融券業務余額為49.7億元,較2021年末也下降了25.7%。
華鑫股份“知難而退”反映了當前券業對融資收緊越來越明確的共識。對比此前,中原證券70億定增項目曾闖過多輪問詢仍未通過,最后才算作罷。
記者梳理發現,中原證券前后歷經證監會和上交所的三輪問詢。監管多次下發問詢函,要求其說明此次融資的必要性、融資計劃及方式的合理性,以及融資規模合理性,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等。
“綜合考慮資本市場環境,并統籌考慮公司實際情況和融資安排等因素,決定終止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事項,并向上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中原證券彼時稱。
仍有多家券商在排隊
兩家突然喊停定增項目的券商,近兩年都經歷較大業績下滑。
華鑫股份2018年~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保持小幅增長,但歸母凈利潤2021年及2022年均錄得下滑,分別同比下降30.15%、28.82%。
2018年至2021年,中原證券年營收從16.5億元一路上行至44.21億元,但在2022年又下滑至18.81億元。公司歸母凈利潤波動較大,其中2022年歸母凈利潤錄得1億元左右,同比下滑79.23%。
“兩家券商近年經營情況不穩定,主要是前兩年A股的熊市,各家券商自營業務的投資業績非常拉胯。選擇定向增發,有可能是券商需要流動資金來補齊‘虧掉的錢’,中小券商更為明顯。”一名券商行業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2021年、2022年券商指數(886054.WI)分別累計下降3.67%、25.76%,兩年累計下跌29.43%,跑輸同期滬深300指數;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5.20%、21.63%,累計下跌26.83%。
過去一年股債雙殺的低迷背景下,券商2022年整體業績惡化,全年證券業營收、凈利潤雙雙下滑超過兩成。Wind數據顯示,全行業140家證券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49.73億元,實現凈利潤1423.01億元,分別同比下滑21.02%、25.11%;其中,自營業務承壓明顯,占比下滑至近十年的最低值。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2022年中小券商業績低至谷底,其中,財達證券、國海證券、西部證券等凈利潤降幅在五成以上;西南證券、中原證券等營業收入下滑四成以上。
“今年以來,券商板塊仍表現低迷,監管有意收緊,多家券商放緩資金擴張的步伐,尤其是中小型券商。”前述非銀金融分析師對記者說。
今年以來,暫無上市券商成功通過定增計劃,僅有兩家券商撤回定增事項。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近10家券商仍在排隊定增計劃通過審核,多為中小券商,包括錦龍股份、天風證券、財達證券、南京證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浙商證券、國海證券、華泰證券等。
但在此前的兩年,券商再融資規模表現火熱。Wind數據顯示,2020-2022年,A股的券商再融資次數高達38次,累計的募資規模為2695億元。
上述多家券商的定增計劃,年內均進行過調整。比如,今年1月,浙商證券在拋出80億定增預案后,遭上交所下發涉及對象為上市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監管函,隨后,其將發行事項相關表述由“非公開發行股票”調整為“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
6月,國聯證券也發布再融資調整公告,將“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70億元”調整為“向特定對象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
再融資何以放緩?
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鼓勵券商聚焦主業,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已成為業內共識。
針對券商實施再融資的行為,今年1月,證監會提出要求稱,證監會一直倡導證券公司自身必須聚焦主責主業,樹牢合規風控意識,堅持穩健經營,走資本節約型、高質量發展的新路,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作用。
證監會表示,作為已上市的證券公司,更應該為市場樹立標桿,提高公司治理質效,結合股東回報和價值創造能力、自身經營狀況、市場發展戰略等合理確定融資計劃及方式,董事會和股東大會要統籌平衡,審慎決策,切實維護各類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前述分析師稱,監管“喊話”券商放緩再融資步伐,是基于行業發展的考慮。“一是市場資金壓力大,監管審核相對更嚴格;而是近期二級市場行情表現不好,券商融資并不劃算。”他說。
券商“補血”熱情高,但監管把控趨嚴,在中國市場學會金融委員付立春看來,“這或許是因為同期的券商融資的規模相對比較大、融資方式以及時間點較為集中,給整個資本市場造成壓力,出于對券商融資的節奏、頻率種情況下及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等方面的整體考慮,監管選擇再加碼”。
另有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稱,在券商業績下滑背景下,應審慎再融資,如果業績轉好,再融資可能會放寬。不過,今年接下來或還有券商會撤回再融資申請。
(來源:第一財經)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常州太湖灣音樂節張遠在哪一天?
綠色神器傳奇禮包激活碼內部號最強職業推薦攻略
重慶首檔大型健康公益科普節目《不健不散》迎來十周年
排行
最近更新
- 再融資“補血”放緩!又見券商“叫停”定增
- 桃源深處有人家蘿卜樂園什么時候開 桃源深處有人家蘿卜樂園...
- 彝良縣特產介紹(昭通市彝良縣特產大全)
- 開漁了!廈門第一網海鮮回港將在……
- 神武珍獸如意有必要打書嗎(神武珍獸如意)
- 恒大回應許家印離婚傳聞:不清楚 目前還不清楚真相
- 科普|關于血液透析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嗎?
- 黃浦區舉行慶祝第六屆中國醫師節主題活動
- 日巡近50公里、在50℃路上工作……南安這群人不服“暑”!
- 三五互聯8月16日盤中跌幅達5%
- 淮濱: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提升群眾幸福感
- 以“咖”會友,河南肯德基首家KCOFFEE咖啡館落戶鄭東新區
- 俄羅斯和南非商討建天然氣發電廠與LNG供應事宜
- “中國南海漁都” 漁船爭“鮮”出海 港澳流動漁民冀魚蝦滿倉
- 接聽即辦,一辦到底—遼寧邊檢依托12367服務平臺解決群眾“急...
- 北約官員提議烏克蘭放棄部分領土換取“入約”,烏方:荒謬
- 北京綠色空間持續拓展 40處全齡友好公園改造完成
- 專家建議加大對物流企業稅費支持力度 優化通行措施
- 全國電影票房連續55天破億元,你看了哪部?
- 文字博物館二期工程全面開放 殷墟遺址博物館十月建成開館
- 晶晨股份上半年凈利降68.4% 2019上市即巔峰募15.8億
- 深圳邊檢查驗出入境人員同比增長3150%!香港人為何開始“反向...
- 北京寶慶銀樓周三(8月16日)黃金報579元/克
- 美黃金行情:美國經濟仍保持韌性 黃金仍看承壓為主
- i黃金100g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8月16日)
- 特斯拉推出Model S/X 515公里續航版本 起售價64.6萬元
- 烏爾善《封神》三部曲第二部關鍵幀概念設計圖匯總
- 創美藥業(02289.HK)將于8月26日舉行董事會會議以審批中期業績
- “雙攬”領銜玩轉新疆,既能裝又能撒野,自駕出行的優質之選
- 建設農業強市,聊城科技“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