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財 > 正文

治理電視“套娃”收費 讓觀眾免于被收割


(資料圖)

電視“一魚多吃”的把戲該結束了。

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官方終于出手了。

據新華社消息,8月21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有關單位,在京召開治理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復雜工作動員部署會。要求今年年底前,開展試點工作和專項整治,聚焦解決“收費包多、收費主體多、收費不透明”問題,電視“套娃”收費現象得到明顯改觀;大力改善用戶開機看電視的體驗,基本實現有線電視和IPTV開機即看直播電視頻道。

從這條會議新聞,收獲大量網友點贊來看,天下苦電視“套娃”收費久矣。很多消費者都深有感觸,現在花大價錢買來的電視,打開就要先看廣告,想看電視節目,還得充個會員。這還沒完,不同等級會員、體育會員、兒童專區會員、影片單獨付費……一層套一層,壓根兒看不到盡頭,這讓不少人直呼,“看不起電視”。

互聯網時代的電視,功能越來越多,觀看的內容也呈指數級增長,但消費者的觀看體驗,非但沒有提升,甚至想讓電視機回歸最原始的觀看功能,都變成奢望。

操作復雜、“套娃”收費,已然成為當今電視行業通病。此次多部門專項整治,可謂是針對消費者的痛點下狠手,對有線電視、IPTV和互聯網電視三大體系,提出不同的整改要求,并給出了明確的時間表,要求今年年底前,看到初步成效。

伴隨互聯網技術進步,電視行業雖通過多媒體融合形成新的商業模式,但這些看似高大上的“進化”,卻沒有真正讓消費者感到受惠。電視廠商聯手內容平臺層層收費,在短期利益上有所獲,但長期看來,卻導致自身陷入了“年輕人不愿看、老年人不會用”的窘境。

說這些,并非是反對內容付費、排斥新技術。對于內容平臺來說,付費用戶的規模化意味著更穩定的收入來源,相較于廣告模式來說,這是更加穩定的營收結構,有利于幫助平臺在內容采購、內容制作和用戶體驗上進行提升。但以層層會員服務套路消費者,玩起“一魚多吃”的把戲,無異于玩火自焚。

消費者為內容付費,絕不等同于被“野蠻收割”。看電視的盡頭,不該只是會員收費。在電視銷量持續走下坡路的今天,若消費者的觀看體驗還跟不上其智能速度,恐怕家里的電視只能落得個“吃灰”的結局。因此,治理電視“套娃”收費,督促商家改善用戶體驗,也是在保障電視行業的健康發展。

當然,電視背后是一條復雜的產業鏈,涉及不同的利益分配,相關整治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就像動員部署會要求中提到的,電視大屏還具有公共服務屬性,基于此,治理“套娃”收費就得“下大氣力”,清除積弊。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