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財 > 正文

【地評線】東湖評論:讓無障礙環境建設彰顯城市溫度


【資料圖】

近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就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舉行集體采訪,此法將于9月1日起施行,作為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專門性法律,將為殘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提供堅實法治保障。隨著我國老齡化發展,截至2022年底,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過2.8億,成為一個亟需關注的龐大群體。要讓無障礙設施、服務等從“有”向“優”發展,不僅需要配備到位,更要“智能化”、“信息化”,加強監管落實到位,為殘疾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權益保護。

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我國更加重視社會特殊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問題,出臺了一系列舉措解決困境,如老舊小區累計加裝電梯8.2萬部,改造老年人能夠使用的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的數量累計超1億臺,為老年人用戶開設一鍵呼入的人工客服專線累計服務超過2.2億的用戶,充分彰顯了黨和政府努力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廣大的人民群眾,增進民生福祉的初心使命,真正在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無障礙環境建設需要人才和技術支撐。創新養才、聚才、留才、用才機制,用好用活各類人才,為無障礙環境建設內涵式發展賦能增勢。推動無障礙環境定向人才培養,鼓勵高校、職業技術學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加強創新實踐能力培養,開展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及引進,打造高質量人才隊伍。加快智能化無障礙環境建設探索,促進新科技成果的研發、生產、運用和推廣,打造“互聯網+無障礙”模式,讓網站和手機APP完成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完善無障礙設施設備,面對殘疾人、老年人自動開啟關懷模式,為殘疾人、老年人生活帶來便利。

讓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落實到位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政府要深入調研無障礙建設方面的缺失和短板,廣泛征集并解決群眾特別是殘疾人、老年人反映的難點問題。相關部門要加大監督督察執法力度,加快推進無障礙環境和適老化改造。基層組織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宣傳,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殘疾人、老年人了解如何利用無障礙服務輔助生活,同時最大化調動社區干部、專業社工、及各行各業志愿者力量,形成組團式幫扶格局,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社會全體公民要關心關愛特殊困難群體,弘揚敬老愛老、扶弱助殘、守望相助等傳統美德,共同打造一個友愛、互助、和諧的社會環境。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無障礙環境建設法的落地將讓“城市溫度”在“立法速度”與“執法力度”中得以彰顯,黨和政府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探索不會停止,人民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也觸手可及。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越(武漢硚口區)

責編:丁楚風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