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理財 > 正文

外灘大會熱議生成式人工智能,產業落地如何破局?

9月7日,正在上海舉行的2023inclusion·外灘大會舉辦了一場名為“AI前沿技術發展與應用的新浪潮”的分論壇,論壇匯聚產學研頂尖智慧,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思維碰撞。


【資料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監事/Fellow錢鋒發表主題演講。

面對當下:吹響邁向通用智能號角

中國工程院院士、CAAI監事/Fellow錢鋒認為,AI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是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融合行業數據與知識的工業智能大模型是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力量。

據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張予彤介紹,當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業與投資爆發,今年上半年投資額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以ChatGPT、Midjourney為代表的第一批超級應用興起,更強算力支持、模型參數量增長、數據量爆發共同驅動了本輪技術的發展。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劉知遠判斷,GPT系列?模型再次驗證“更多數據、更多智能”原則的適用性,?模型技術吹響邁向通用智能號角,將成為智能時代基礎設施。

螞蟻集團副總裁徐鵬基于自身業務場景,分享了螞蟻在基礎大模型上的探索與實踐。他介紹,螞蟻的業務規模為AI提供了足夠豐富的場景去優化模型,通過自研的分布式訓練與推理引擎,算力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與其期待算力成本下降,不如通過為用戶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務消除成本問題”。小冰CEO李笛則在探索另外一條路,他表示,API調用的商業模式,本質上沒有體現出AIGC的創造力價值。“小冰盡量做一個冷靜的隱形者,不參與同質化內卷,積極差異化競爭”。

展望未來:大模型將走向群體智能?

促進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的化學反應已經成為AI發展的關鍵。

為了降低使用成本、帶動云端側算力發展,歐洲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大數據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朱文武帶來了大模型輕量化最新研究成果,他介紹了輕量化的三重挑戰及解決方案,未來的研究方向是:輕量化后保持涌現能力、大小模型形成協同、垂直領域輕量化。

新一代算力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秘書長余躍認為,算力基礎設施與計算范式正在發生重大變革,亟需重新規劃。在國家“東數西算”工程與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的布局下,余躍正在參與推進“中國算力網”研究計劃,他將算力網類比電力網,愿景是“像建設電網一樣建設國家算力網,讓用戶像用電一樣方便地使用算力”。

張予彤預測,AIGC在企業的關鍵職能中將釋放巨大價值潛力,預計在企業16個業務功能中,AIGC能帶來的經濟效益總價值2.6~4.4萬億美元,影響集中在四個職能:客戶運營、營銷和銷售、軟件工程、產品研發,占據總價值的75%。在游戲行業,AIGC首先將優化內部效率,隨后重塑開發流程并引領游戲玩法創新。

劉知遠則認為,大模型的未來之路,應是像人類智能一樣,自語言智能起步,往多模態智能與工具智能進化,完成具身智能,最終形成群體智能。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