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區塊鏈 > 正文

吳江開發區大力推進“智改數轉” 將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

吳江開發區設立于1992年,2010年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過30年創業發展,已經發展成為國際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高端產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范區和共同富裕先行區。

共謀發展,綜合實力躋身全國前列

30年來,吳江開發區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作為蘇州南部現代新城區,已形成千億能級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500億能級的智能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正在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制造業集群,成為中國沿海地區最佳投資地之一。2021年,在全國217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考評中位列第29位,在全省119家經濟開發區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位列第6位。

三十年櫛風沐雨,吳江開發區積極探索創新,成為創新創造的重要臺。在這里,從招商引資、經濟轉型,到發展各種新經濟業態、集聚創新要素,不僅成效顯著,而且很多都走在了前列。開發區累計有效發明3000多件,擁有各類人才8.5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9800多人。擁有各類工程研發中心、技術研究中心200多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高新技術企業305家。開發區高度重視科技人才隊伍建設,不斷加大政策支撐力度,鼓勵自主研發、轉型升級和載體臺建設,同時大力培育弘揚企業家精神,使得國家級開發區的土壤與企業家精神特別是創新基因相融合,形成疊加效應,已有7家自主培育的優質企業在A股成功上市,資本市場“吳江開發區板塊”正加速崛起。

年來,吳江開發區緊緊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大力推進“智改數轉”和智能工業發展,目前擁有省級智能工廠2家、市級智能工廠3家、省級智能車間53家、市級智能車間61家,獲得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領域示范項目9項,開發區獲評全省首批“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特色產業基地和“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

聚焦重點,招商引資匯聚強大動能

作為開放型經濟的主戰場,吳江開發區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重中之重和永恒主題,創新理念思路,探索模式路徑,匯聚起了強大的發展動能。

截至目前,落戶吳江開發區的優質工業生產型企業有3000家,集聚了20家世界500強企業,成為網絡通訊設備、液晶顯示模組、電源供應器等產品的全球最大生產基地,以及首批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成員單位、國家顯示器件產業園、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機械裝備產業基地。

回望30年發展歷程,吳江開發區招商引資路徑清晰。

“低成本、低門檻”的雙低階段。開發區成立之初,按照“基礎先行、服務配套、項目為本、滾動發展”的指導思想,加大“四通一”基礎設施建設,出臺了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等一系列優惠政策,大力組織“金秋經貿洽談會”等招商引資活動,給投資者創造盡可能低的營商環境。福陵電子、佳格食品、華淵電機等外資企業相繼落戶。1995年,為臺灣明基電腦生產配套產品的14家臺資IT企業集體簽約落戶吳江開發區,帶動IT產業在開發區的集聚。至1996年底,吳江經濟開發區入駐企業60多家,總投資3億美元。

產業鏈招商階段。在開發區具備一定的基礎產業、形成一定的比較優勢后,把招商重點轉向產業集群,在產業鏈的上游、中游或下游做文章,通過配套企業招引龍頭企業,或依托龍頭企業招引配套企業,實現強鏈補鏈,發揮產業鏈的帶動效應。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表明,產業鏈越完整,受到的沖擊影響就越小。

1997年以后,針對臺資企業投資北移的發展趨勢,吳江開發區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重點,確立進軍廣東、吸引臺資的開發戰略和“上門親商”“以臺引臺”的招商策略。招商人員加強對電腦及周邊產品的了解,專門買來電腦拆開,熟悉每一個零部件的功能,并瞄準每個零部件全球前十的生產商招商。1998年,吳江開發區內集聚40多家臺資電子企業為主的“電子工業城”初具規模。隨后,峻凌電子、中達電子、高創電子、群光電子等一批骨干企業先后入駐。2001年,吳江經濟開發區被臺灣電機電子同業公會評為“投資環境最佳,投資風險最低”兩項第一,成為臺商投資大陸首選城市。至2004年,吳江開發區電子信息類企業有416家,生產的電子產品涵蓋背光模組、TFT-LCD面板、顯示器成品等上下游產品,形成較為完整的電子信息產業鏈,躋身首批“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成員單位。

資本鏈招商階段。從“四千四萬精神”、靠招商人員“一張嘴兩條腿”招商,轉向用專業態度、專業眼光,吸引項目和創業者。2010年,吳江開發區設立產業直投基金——東運創投,利用資本紐帶,與國內投資基金投資機構開展合作,借助他們眼光挖掘具有潛在價值的優質項目,跟進開發區的招商引資政策,提高招引商項目成功率,既讓投資者在當地實現營收完成稅收,開發區也完成了股權投資。十年前,東運創投向邁為科技股權投資1000萬元,邁為科技上市后,相應市值最高時達到30億元。作為招商引資新的階段和促進地方經濟增長的新渠道,吳江開發區的資本鏈招商正在探索中加速推進。

價值鏈、生態鏈招商階段。查旭東認為,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民更好生活。因此,未來城市的競爭,一定是價值鏈的競爭,是人文環境、生態環境的競爭。

吳江開發區不僅有獨特的產業優勢,也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生態環境。擁有同里退思園、京杭大運河古纖道“雙世遺”獨特資源。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同里歷史悠久,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在這里,可以尋得宋元明清等歷代精華,可以探訪原汁原味的江南水鄉生活俗,歷史在這里定格下段段精粹,鏡頭也不斷在這里攝制下精彩作品。同時,總長約16.5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吳江開發區段,是開發區的重要經濟帶、文化帶、景觀帶,已經初具“新魚米之鄉”和“新江南空間”風姿。同里鎮北面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占地15000余畝,同里鎮東面的同里濕地公園是江蘇省唯一的國家級重點示范濕地公園。

多年來,吳江開發區堅持以生態“含綠量”不斷提升發展“含金量”,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持以畝均效益倒逼機制和市場化退出機制,年均盤活存量土地2000畝,開發區畝均產出、畝均稅收均位居吳江區前列,綠化覆蓋率超過40%。

這些寶貴的資源稟賦,既是吳江開發區的獨特名片,也是開發區最終的拳頭產品和核心競爭力。吳江開發區正加快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全力打造電子信息、光電通信、智能裝備三大“強”制造業集群;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四大“新”制造業集群;高端商務服務、數字賦能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現代商貿服務、文創旅游服務五大特色服務業集群。

招賢納才,“第一資源”筑牢發展根基

重視人才,千方百計培育引進人才,吳江開發區創新發展有了不竭動力,也給各項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核心要素和關鍵支撐。

吳江開發區高度重視人才工作,成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形成了高端人才不斷集聚、創新濃度不斷提升、雙創環境不斷優化的良好局面。

2021年,開發區正式啟動崇本領軍人才創業工程,配強“雙招雙引”工作專班,創新設立 “人才+科技+基金”聯合引才模式,深入推進主導產業關聯引才、跨區域聯動引才和全產業鏈基金引才,2021年組織崇本領軍人才評審5次,評審通過項目116個,已落戶百家。今年以來,組織崇本領軍人才評審3批次,上半年已累計評審通過86個。

從發展需要出發,吳江開發區不斷提高引才“精準度”。制定“崇本人才”三年行動計劃,瞄準開發區核心產業,著力構建以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為重點的人才引進培養體系。成立吳江開發區駐上海聯絡處,積極承接上海科技人才資源溢出效應,吸引更多優秀高素質人才和高科技項目落戶。目前,開發區已引育國家級人才24名、省雙創人才(團隊)43名、姑蘇領軍人才(團隊)79名、吳江領軍人才204名。

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吳江開發區在提高環境“吸引力”上做足功課。既讓人才享受真金白銀的政策疊加效應,又陪同陪伴他們成長。比如,提供標準廠房減免租金優惠,給擬上市公司推薦保薦機構,給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努力厚植創新創業土壤,提供創新創業臺,全面打造“人才融服務”金字品牌,服務人才落戶購房、子女入學、公寓入住等,積極營造優質雙創環境。2021年投資3600萬元提升改造科創園2期人才公寓,達到拎包入住和酒店式管理,首批完成216套的改造,打響了“美美知寓”人才公寓品牌,人才公寓1期、2期剩余樓棟的改造提升以及3期新建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開發區發放“崇本領軍人才VIP卡”,與建設銀行、上海銀行合作推出“人才貸”金融服務。大力開展科創企業“人才融享會”,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人才會客廳”系列活動,打造更加舒心的人才發展空間。

吳江區委常委、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王牟表示:“三十而立再出發,勇毅前行攀新高!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吳江開發區成立30周年,吳江開發區將積極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環太湖科創圈、吳淞江科創帶’花港灣片區、云梨路總部經濟集聚區、同里農文旅融合發展區、大運河文化帶、南蘇州智造谷‘三區一帶一谷’建設,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奮力打造成吳江創新發展的最強引擎,向著開發區‘第四個精彩十年’闊步前行!”

關鍵詞: 吳江開發區 智改數轉 智能工業發展 招商引資工作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