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區塊鏈 > 正文

上海楊浦:以“校區+園區+社區”模式激發城市創新活力

上海楊浦獨一無二的科教“基因”將孕育好產業“生命”?


【資料圖】

“創新是引領楊浦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薛侃在17日舉辦的高質量發展在申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稱,楊浦還將持續發揮科教資源優勢,深化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聯動”新內涵,開拓學城、產城、創城“三城融合”新路徑,“不但要在激發創新生態生長力,還要彰顯創新環境吸引力?!?/p>

2022年,上海楊浦地區生產總值站上2000億元臺階,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楊浦區域經濟加快恢復、整體向好,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2.7%,增幅位居上海全市前列。

產學創融合

上海楊浦有產學創融合的獨特土壤。

一方面,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在內的幾所高校數量占上海高??倲档?/3,且集聚了上海約30%的碩士生、20%的本科生;另一方面,楊浦還擁有100多家科研院所、21家國家和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3個國家和市級重點實驗室。

位于新江灣城區域內的灣谷科技園,既是國內第一家“大學邊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也是楊浦產學創融合的縮影。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以創業者的心態成長?!鄙虾<夹g交易所董事長、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總裁謝吉華表示,自1997年灣谷科技園在楊浦誕生以來,20多年來,園區以復旦大學等優勢高校為學術依托,開啟小額貸款下的資本經營模式,并逐步建立技術成果轉化體系,“當前,楊浦正持續在科技創新、轉化與要素配置上不斷向縱深方向拓展。”

謝吉華告訴記者,科技園也正在打造三大功能服務平臺以注入更多力量,這包括技術要素平臺(由上海技術交易所來承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功能型平臺(由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來承載)和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下階段,產學創融合也需要凸顯更多專業化,市場化,數字化和全球化?!?/p>

事實上,科技園為打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之間的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創造了一個技術轉移交易服務生態圈,這也吸引更多企業在此發展壯大。

“我們公司預計在2024年遞交上市申請,目前每年收入規模約為4億元左右。”一家坐落于上述科技園的企業、復志科技創始人兼CEO封華告訴記者。

圖為復志科技展示的3D打印產品。鄒臻杰/攝

2008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的封華是一名連續創業者。他表示,創業早期,公司在科技履約貸項目中拿到了約500萬元的貸款,順利渡過初創投入期;創業中期,我們通過上述三大平臺對接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技術專利,這也助力我們在研發上的改進。

“下一步,我們打算在科技園范圍內,通過技術要素平臺來找一些好的技術和專利,通過授權、收購等方式,盡可能地轉化為前沿的3D打印產品,為公司的產品管線服務,不斷提升公司的實力?!狈馊A補充說。

上海楊浦區副區長徐建華表示,楊浦“大創智科創走廊”的打造,將整合包括灣谷科技園、大創智、環同濟、財大金融谷等在內的多個載體板塊來以創促產。比如,從環同濟來看,楊浦與同濟的區校合作不斷深化,先后成立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國家自主智能未來產業科技園等,下一步還將積極打造一些頗具特色的未來生活引領區。

創新環境更宜居

楊浦現階段擁有18萬在校大學生。記者注意到,位于五角場街道國定支路睦鄰街區的“人人會客廳”為白領、學生們的業余生活提供了一處休閑、宜居的休閑場所。

五角場街道國定支路睦鄰街區內的“人人會客廳”。鄒臻杰/攝

“原先,街道較為關注一老一小,近年來,我們將更多的公共資源拿出來,改造并尋找團隊運營這一空間,讓更多白領、學生也能參與到社區共治中來,一起來享受大家共同創造的成果?!睏钇謪^五角場街道社區黨建辦副主任李燕平告訴記者,書屋、咖啡店等都已經陸續在會客廳里落地。

據李燕平介紹,由于街道里有不少在附近B站、美團、抖音、愛回收等公司就業的年輕人,他們每天早晨上班路途中會來這里先買一杯咖啡;而同時周末時間,這些年輕人也會來這里進行書畫、攝影、漢服等主流文化交流。

下一步,楊浦將如何繼續吸引科創人才落地?楊浦區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煒表示,楊浦將探索建立海外人才引進聯盟和一體化服務平臺,推動科創人才工作、出入境、物品通關等方面創新舉措先行先試。同時,圍繞人才落戶、住房安居、醫療保障、子女就學等問題,升級優化“楊浦人才服務一卡通”的功能,不斷完善人才發展“軟環境”。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