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區塊鏈 > 正文

浙江“訂單班”觀察:政社如何聯動拓寬就業渠道?

2020年,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與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聯合舉辦行業采風課程(資料圖)。 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供圖

中新網寧波7月19日電(記者林波)一邊是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缺口,一邊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出路”,這是就業面臨的信息匹配問題。

“如果不提前開展校企對接工作,到校園招聘會時,優秀人才已經被預定。”浙江省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會長、夢神集團董事長余霆直言,每年,實操能力強、學習能力強、能把企業愿景與個人發展較好結合的優質畢業生都很搶手。

基于此,其通過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這一橋梁提前布局,與相關專業院校對接資源,開設“訂單班”,集中性培養人才,從而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和就業工作精準度,拓展各專業學生就業的選擇面。

這是社會組織助力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剪影。

近年來,全國各地民政部門不斷加強政策引領、搭建人才對接平臺、引導挖掘就業崗位、加強人才技能提升,持續推進社會組織助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組織共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約16.5萬個、招聘高校畢業生7.3萬余人,設立就業見習崗位約10萬個、實際招收就業見習高校畢業生5.7萬余人,開展各類就業服務活動2.5萬余場,推動近10萬家會員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發布招聘崗位達68萬個。

審視當下,在共同富裕趕考路上,如何發揮社會組織的力量,通過政社聯動,拓寬就業渠道?

2023年6月,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聯合多方舉辦跨境電商類大學生專場招聘會。(資料圖)。 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供圖

近日,中央和民政部屬媒體“聚焦社會組織新風采傳遞社會組織正能量”采訪采風活動在浙江舉行,記者實地探訪浙江多地,了解“訂單班”的別樣作用。

作為一家始建于1999年的企業,據寧波市家居產業協會執行會長、百合盛華董事長張良武介紹,該公司在從傳統建筑、裝修業向研發型企業轉型過程中,遇到了復合型人才缺口,“大量一線操作崗位面臨信息化改造,缺少年輕化、大學學歷人才。”

通過行業協會的資源整合,該公司依托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優勢,打造了“百合盛華班”,通過“訂單”模式,提前部署人才培養。

“2018年到2023年,我們共開展了6屆‘百合盛華’訂單班培養,共計培養學生120多人。”張良武如是說。

來自安徽的陳友彪就是“百合盛華班”中的一員。

“我是第一期的學員,如今在臺州負責生產一線工作。”陳友彪告訴記者,畢業后他就進入了百合盛華工作,“在訂單班學到的專業知識,為我在企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僅畢業就能‘上手’,也讓我獲得了晉升機遇。”

在寧波,“訂單班”并非個例。

作為民營經濟強市、制造業強市、跨境外貿強市,寧波長期處于人才“供不應求”狀態。

“通過點、線、面合作,實現了校、企、政、區等多方共贏。”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周志春解釋說,點指的是企業,線指的是社會組織,面就是行業、產業,“我們通過社會組織連接在一起,共同解決多個行業發展難點。”

周志春表示,在與企業、行業合作持續走深的同時,該校開始了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謀劃布局,先后與寧海、慈溪、海曙等縣市區合作,走出一條政、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發展道路。

作為社會組織發展大省,透過寧波看浙江政社聯動路徑,其不僅引導社會組織主動對接高校就業指導機構,擴展畢業生就業新渠道,還動員社會組織結合自身業務,開展就業培訓,提高人崗適配度,并且激勵社會組織立足專業優勢,挖掘潛力、整合資源,開發崗位需求,助力畢業生就業。(完)

關鍵詞: 訂單班 社會組織 就業渠道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