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商業 > 正文

十年來我國實體商業線上線下走向融合 轉型升級成發展主題

實體商業是我國商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實體商業經歷了種種變化。從單純的線下門店到線上商城,再到如今的線上線下融合的全渠道經營,這十年,轉型升級、向新而生成為我國實體商業發展的主旋律。

線上線下走向融合

這十年來,對我國實體商業而言可謂充滿變化的十年,我國實體商業的銷售渠道經歷了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上線下融合的變化,全程充滿了機遇與挑戰。

2012年前后,經歷過電商的強勢沖擊,我國實體商業特別是百貨行業開始意識到線上渠道的重要,“觸網”成為不少企業的選擇。2011年4月,廣百股份開始研究并嘗試涉足網上購物,并成立專門的電子商務公司,運營廣百網上商城“廣百百購網”。2011年7月,廣州友誼旗下的網上商店友誼網樂購低調試水。銀泰百貨與阿里巴巴合資成立物流臺“菜鳥網”,大力融合線上線下業務,與天貓合作O2O項目,并與支付寶合作在實體店提供支付寶服務,其天貓網店在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3704萬元。王府井百貨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施行線上線下融合戰略。2014年,大商集團上線了電商臺“天狗網”。

如今,線上線下融合成為必由之路。不僅線上商城成為實體商業的標配,更多的企業開始數字化改造,電子會員、大數據畫像、數字化管理系統……技術成為實體企業向新發展的重要動力。

百貨商超也在通過技術革新助推線上線下業態走向融合發展。例如,銀泰百貨積極推進線上線下人、貨、場的全面數字化,全方位打造銀泰百貨數字化會員體系。永輝超市提出“科技永輝”,全力打造一個以生鮮為基礎、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渠道數字化零售臺。

轉型升級體驗為王

這十年來,傳統實體零售業態面臨的不只是技術的更迭,更多的是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消費者的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加上主力消費群體更迭,促使轉型升級成為實體商業在這十年間的發展主題。

自2017年開始,商業地產從土地驅動模式逐漸過渡到存量改造提升的新階段,體驗化、個化成為不少商業地產轉型升級的關鍵詞。

不少新開的購物中心直接定位新潮體驗,如上海靜安大融城就利用其自身的街區優勢,把社交場景搬入街區,打造出了占地面積超1000方米、由六大體驗場景組合而成的沉浸式街區劇本殺;西安大悅城推出了不戒食巷,聚焦熱愛夜生活文化的客群,將地域文化與時尚元素融合到商業的空間、場景與內容之中。

超市、便利店等傳統線下業態同樣在消費體驗上精益求精。十年來,不少大型超市一方面轉向小型店、精品店發展,通過場景升級和商品結構調整提升消費者的體驗;另一方面則大力發展倉儲式會員店,用更高價比的精選商品和多種多樣的會員服務來增加消費者粘。便利店則發力一日三餐消費場景,不少便利店品牌都將鮮食品類作為競爭突圍利器。

此外,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直播帶貨也從線上走到了線下,成為實體商業帶動銷售的有效方式。

政策助力高質量發展

這十年來,實體商業的創新發展也離不開相關部門政策政策支持,目前已經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實體商業加速轉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實體零售創新轉型的意見》,對實體零售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方式、實現跨界融合、不斷提升商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及效率作出部署;2019年12月31日,商務部等13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品牌連鎖便利店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推動品牌化發展、創新智能化經營、提升連鎖化水等方面,提出了18項政策措施;2021年7月22日,商務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提出“十四五”時期通過試點打造“百城千圈”,建設上千個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2022年8月24日,商務部就《步行街高質量發展工作指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提出了智慧商店、快閃店、無人店等多個業態優化方向,鼓勵推動業態創新發展。

在眾多政策的推動下,實體商業成績斐然。商務部數據顯示,十年來城市商業提升成效明顯,推動建設了42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帶動就業50多萬人,服務社區居民800多萬人,帶動社會投資135億元。截至2021年年底,品牌連鎖便利店總數約25萬家,服務便利化、品質化水進一步提升。

可以相信,未來實體商業的創新發展并不會停下腳步,向新而生是必然的選擇。

關鍵詞: 實體商業 線上線下融合 實體商業轉型升級 全渠道經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