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商業 > 正文

【全球報資訊】川崎病呈現發病高峰 孩子不明原因發熱要警惕


(相關資料圖)

入夏以來,“很多孩子出現反復發熱伴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癥狀,之后還出現皮疹、結膜充血等癥狀,家長們手足無措,帶孩子前來就診。”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主治醫師麻佳佳介紹。

北京或迎來川崎病發病高峰

在經歷了流感、合胞病毒感染和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后,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兒科門診又迎來了“川崎病發病高峰”。麻佳佳說:“我們兒科病房都住滿了,門診發熱患兒也很多,川崎病占比較大。”

持續發熱5天以上是常見癥狀

川崎病是什么病?麻佳佳介紹,川崎病是兒童常見的一種以全身性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疾病。該病最早由日本醫生川崎富作首先發現,由此命名,又名皮膚黏膜淋巴綜合征。5歲以下兒童常見,男童患病率更高。多數患兒預后良好。

持續發熱5天以上是該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另外,川崎病常見的伴隨癥狀還有:全身多形性皮疹、四肢末端硬性水腫、雙眼結膜充血、口唇干紅皸裂、楊梅舌、頸部淋巴結腫大等,一些患兒在退熱后,手指、腳趾前端的皮膚還會像紙一樣地剝落。

不易辨別,及時就醫很重要

“除了發熱,川崎病的其他癥狀出現得相對較晚,且不一定同時出現,所以臨床上早期不容易鑒別,容易被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常見病,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麻佳佳提示,冠狀動脈損傷是其常見并發癥,且患兒可能同時合并感染或其他臟器損傷,因此,及時就醫很重要。

川崎病患兒免疫力減低,治療及康復過程中,患兒應充分休息,飲食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高蛋白軟食為主,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日常注意注意皮膚及口腔護理,手足末端若出現膜狀脫皮,不要撕扯,任其自然脫落即可;口腔潰爛患兒可遵醫囑用康復新液含漱或涂抹,唇部可涂抹適量魚油或香油。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