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商業 > 正文

國產原研藥為乳腺癌患者 提供更多選擇


(資料圖片)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澤飛在日前舉辦的“2023乳腺癌夏季論壇·北方沙龍”上表示,我國很多專科醫院和專業醫生已達到相當高水準,不遜于國際先進,且國產原研藥進一步填補了乳腺癌治療領域空白,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

數據顯示,乳腺癌已成為中國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癥之一,嚴重危害女性生命健康。

江澤飛指出,近年來,以西達苯胺、吡咯替尼等藥物為代表的原研藥在國內不斷涌現,為中國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選擇,也為臨床醫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療探索實踐。

更多創新治療手段的出現,為癌癥患者實現治愈長期生存帶來更多信心。如抗體偶聯藥物(ADC)既具備靶向藥物的精準治療特點,同時又有化療藥物的腫瘤殺傷效應,能夠實現較好的治療效果。

“近年乳腺癌抗HER2治療迎來了ADC時代。”江澤飛表示,新型ADC藥物在HER2低表達乳腺癌的治療中展現出了潛力。但同時,他也指出,ADC藥物臨床仍存在差異化開發、毒性譜差異、偶聯藥物等亟待解決的問題。

盡管乳腺癌發病率當前仍處于上升階段,但實際上是因為有更多的早期病例被發現。得益于早發現早治療,我國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近年來也在不斷提高。

在治療方面,江澤飛認為,乳腺癌分類治療全程管理需基于乳腺癌的不同分類與不同階段,采取個性化的治療實踐。通過更精準的分類、更精確的治療,發現更多的早期病例、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是乳腺癌治療的發展趨勢。“早期患者爭取治愈;晚期患者改善生存質量,是我們長久以來追求的目標。”江澤飛說。

未來,通過《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乳腺癌診療指南(患教版)》《靶向HER2乳腺癌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等的不斷迭代發展,江澤飛期待,更多的乳腺癌患者有機會從不同的治療層次,個性化、規范化的診療方案中獲益。□記者 鄧婕 北京報道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