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年輕人正在遭遇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
日本年輕人正在遭遇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
“停下來的話,會感到不安。”
撰文?| 李心怡??編輯?|?曹穎
(資料圖片)
《看天下》雜志原創出品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5月,中國青年失業率首破20%,達到了20.8%,總量為600多萬人。
當年輕人躊躇滿志邁向社會時,等待他們的卻并不是可以大展拳腳的舞臺。
日本年輕人更早一步遭遇到了社會潑來的冷水,無法積累財富,無法找到穩定工作,無法結婚生子。日本社會學家山田昌弘在其作品中拋出一個殘酷又真實的問題——“社會為什么對年輕人冷酷無情?”
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日本社會就成了對年輕人冷酷無情的社會。而年輕人不得不全力奔跑著,“停下來的話,會感到不安。說實話,正因為自己沒有自信,所以就得不停地向前跑。總之,大概是想通過奔跑,來掩飾自己的不安?吧。”
為何現在的社會環境對年輕人愈加不友好?這一切與經濟環境、社會觀念、政府政策等等都密不可分。
《何者》劇照
“兩個時代的差別”
山田昌弘指出,日本社會“處處都對年輕人相對嚴苛而對老年人相對寬松”。大量老年人拿著高額年金,而職場年輕人得不到政策上的傾斜和幫?助。
“社會財政學家艾斯平-安德森指出,在老齡化加劇的發達國家,因老年選票數量增加,所以很難實施削減老年人既得利益的政策。”他分析,2010年日本65歲以上人口占比為23%,居世界首位,這也影響了當時的政策。
《社會為什么對年輕人冷酷無情》
作者:[日]山田昌弘
泡沫經濟破滅后,日本進入經濟低迷期、“就業冰河期”,影響了1990年代到2000年代前半期出生的年輕人。他們很難再像自己的父母輩那樣輕松找到一份穩定、收入足夠生活且能穩步晉升的工作。
1970年代的日本,男性成為正式職員,收入每年穩定增長,有能力購置房產、養育后代,是普遍而順理成章的事情,即使是高中學歷也能在企業找到穩定的工作。而1990年代后半期,自動化等科技發展使得許多崗位不再需要熟練工人,這對高中畢業生來說影響很大。
到后來,即使是畢業于名校的年輕人也并不能順利找到穩定的工作。《工作漂流》一書的作者稻泉連采訪了八位畢業于早稻田大學、東京大學等日本名校的年輕人,他們的職場生涯并不順利,工作壓力大,晉升艱難,而且隨時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工作漂流》
作者:[日]稻泉連
日本媒體《讀賣新聞》曾統計,在2010年3月畢業的56.8萬名大學畢業生中,至少有7.9萬人選擇了留級,比例高達七分之一。這是他們應對就業困難的方法。
大學高中化的問題也日益顯著,學生的主要活動就是求職、報考公務員、自費補習、準備考試、參加培訓機構、填寫履歷表。寺廟里掛著很多“祈求就業”的護身符。教育變成了投機,教育費用無法回本,尤其是藝術文學類專業的學生,無法找到對口的工作。
而年輕未婚女性的不安情緒更加高漲,因為企業“選擇性地錄用那些到了三十歲就會結婚、辭職的女孩是一種慣例做法,整體意識基本上都還停留在這個階段”。單身女性因此擔心自己到了年紀會被解雇。
以上種種社會現狀,漸漸導致年輕人中出現了貧富分化,且處于經濟劣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能夠成為正式職員的年輕人生活順遂,而沒有成為正式職員的年輕人收入很低,只能啃老,和父母一起生活。與“社會冷酷無情”相對應的是“父母關懷備至”,父母給孩子提供住所,并提供經濟上的支持。
日本社會學家佐藤俊樹在《不平等的日本社會》一書中指出,1990年代日本開始出現階級固化,父親從事的職業與兒子的工作相關性增強。“階級固化導致學歷的代際上升被中止,學歷固化導致階級固化。”即便有父母的幫助,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生活水平不如父母,他們不再想要成為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而是將自己視為“下流社會”中的一員。
這些年輕人和父母那一代相比已發生了很大變化:“如今,年輕人在職業選擇上雖然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整體來說,獲取個人成功的通道卻變窄了;而以前,就算可供選擇的余地很小,但個人卻更加容易取得成功,兩個時代的差別就在這里。”
脆弱的個人命運
“回頭看看才發現,其實我們這一代從高考那時候就切身體會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成績提高或者下降都取決于自己是否努力。拼命學習,成績就會提高。可是,不努力,成績就會下降。總之,這只與個人的努力有關,對其結果負責的只有自己。”
《三十不立:無法開口求助的青年人》一書提出這個觀點:一個年輕人的成功和失敗似乎都只和自己有?關。
日本NHK現代特寫節目錄制組關注到大量出生在1970年代的人,他們的三十歲正處于金融危機爆發階段,在三十而立的年紀,他們面對的卻是經濟衰退期的解雇潮。
《三十不立:無法開口求助的青年人》
作者:[日]NHK現代特寫節目錄制組
許多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因為失去工作,付不起房租,流落街頭。他們不愿求助朋友和父母,礙于面子也不愿領取社團救濟,甚至出現有人孤獨地餓死在拖欠了幾個月房租的出租屋的慘劇。因為,他們都認為是自己的錯:“這是我自作自受,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只要去做就能做好。只要努力就能達成。不努力就輸了。”這是日本年輕人相信的理念,而這句話導向的另一面就是,現在這個樣子,都是因為自己努力得還不夠。
“北九州流浪漢支援機構”法人代表奧田知志說,“這十年來,社會總是強調這是當事人的責任。即使身陷困境,那也是自己的責任。是我們的社會將這一觀念灌輸給了年輕一代。”
“在社會中必須要實現自我”“只要努力就能夠獲得良好的社會地位”,這一代人在成長中被灌輸了這樣的觀點,可是社會環境卻已經發生了變化。
在這種背景下,年輕人越來越懷疑存在的意義,感覺社會不需要自己,職場中自己也不會被重視。
他們選擇走向虛構的世界——男性去女仆咖啡廳,沉醉在動漫、網絡游戲中;女性喜歡日韓男偶像,打零工攢下錢來追星;人們越來越多地去迪士尼這樣的主題公園。“整個日本都在借夢想避世”。
但責任真的在個人嗎?NHK現代特寫節目錄制組拋出在當下普遍存在的困惑,對于那些困于大環境的年輕人,“如果他們遇到了問題,無法履行這一責任,社會是不是應該代為履行呢?”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小魔怪前傳系列發布首部預告片講述可愛的小玩意兒
BLACKPINK疑似又有人劃水? 具體事件來龍去脈
廣西舉行2023年“全民健身日”和“體育宣傳周”系列活動
排行
最近更新
- 日本年輕人正在遭遇一個冷酷無情的社會?
- 載有中國游客的大巴前往挪威途中自燃未造成人員傷亡
- 部分企業仍面臨不敢轉不會轉等難題——民企綠色轉型需提速闖關
- 共享電動車未配頭盔,發生事故誰擔責?
- 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我國核電產業新開工項目投資規模為2310億元
- 磁力氣缸原理 氣缸原理
- 產業鏈韌性較強 極端天氣對糧食市場影響有限
- 臨夏州臨夏縣韓集鎮北山二社滑坡治理工程勘查設計評標結果公示
- 桐廬公安持續推進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 讓平安觸手可及
- 拉薩市數字檢察監督平臺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 北方民族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北方名族大學
- 水田衣是哪個朝代的特色 水田衣
- 解析:大連大學在職研究生靠譜不?
- 夏威夷野火遇難人數升至93人 損失預計近60億美元
- 軍事 | 我們為什么不出兵緬北?
- 賴斯首秀跟唱《永遠的北倫敦》,西漢姆球迷不滿:叛徒,絕對是蛇
- 【預約直播領干貨】2023中級會計考前沖刺有秘訣 習題資料包...
- 師范大學有哪些排名 師范大學有哪些
-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怎么算增值稅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怎么算
- 李夢更衣室慶祝曝光 不停鼓掌相當開心 女籃王牌3投拿3分無礙心情
- 如何查詢高考成績排名表 如何查詢高考成績排名
- 張學友演唱會摔倒:盤坐的瞬間令人心疼,醫療團隊為其報平安
-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是否有補償呢
- 恒大、碧桂園先后爆了雷,你知道碧雷和恒雷的區別嗎?
- 觀酒周報|白酒板塊重回下跌行情;復星加碼低度酒賽道;券商...
- 長寧的“無廢城市”魅力大,引來外籍志愿者積極參加!
- 遼寧省沈陽市發布大霧黃色預警
- 宏德股份(301163)8月11日主力資金凈買入384.75萬元
- 京東賬號被暫時封鎖是怎么回事啊(京東賬號被暫時封鎖是怎么...
- 企業抖音號怎么申請粉絲群(企業抖音號怎么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