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合計凈利潤超1300億元 投資波動考驗險企資產負債管理能力
2023年上半年上市險企業績“喜憂參半”:負債端全面回暖,但沒有帶動險企業績同步增長,整體表現為增收不增利。
8月29日晚間,A股上市險企2023年半年度報告披露完畢,五大險企合計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6%,但合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減少6.58%。
【資料圖】
有市場人士認為,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自今年1月1日起,上市險企實施《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該準則對險企資產負債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更多金融資產被以公允價值計量,利潤變化更受投資市場波動影響。
中國太保集團總裁傅帆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對于保險公司而言,最大的挑戰是資產負債的匹配管理,尤其是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后,部分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影響保險公司的業績表現,也會影響市場投資者對保險公司估值的看法。
5家險企上半年業績“兩增三減”
2023年上半年,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合計實現營業收入約1.6萬億元,同比增長約6.06%;合計實現凈利潤約1341.88億元,同比減少約6.58%。其中,中國人保和新華保險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分別增長約8.70%和8.60%。
回溯來看,今年一季度5家上市險企實現營收凈利雙豐收。由此可見,上半年業績整體表現受二季度業績下滑影響較大。在新會計準則計算口徑下,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二季度合計實現凈利潤約446.26億元,同比減少約44.81%。新華保險未采用新會計準則調整2022年第一季度凈利潤,故不在統計范圍內。
對于上半年凈利潤同比下降的原因,中國人壽解釋稱,受權益市場持續震蕩,該公司投資收益同比下降較大。據記者測算,上述5家險企2023年上半年合計投資收益同比減少約26.84%。
近日,減半征收印花稅、收緊IPO節奏、進一步規范減持行為、降低融資保證金比例等一系列政策齊出,有望為險企下半年資產端表現提供有力支撐。東莞證券發布研究報告認為,本輪活躍資本市場“組合拳”有助于推動權益市場回暖,險企投資收益有望直接受益。
與此同時,險企也看好未來權益市場表現。“當前,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市場,從估值層面來看,都處于歷史低位。”中國太保資產總經理余榮權說,股票市場具有長期配置的吸引力,政策面積極疊加低利率市場環境,現在是投資優質上市公司股票的時機,對此保持積極的態度。
壽險新業務價值集體高增
隨著銀行存款利率持續下調,上半年居民對儲蓄型保險產品的需求旺盛,疊加保險產品預定利率下調預期,導致產品銷售火爆。作為衡量壽險長期經營質量的指標之一,新業務價值集體實現雙位數高增長。
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今年上半年合計實現壽險及健康險新業務價值約691.49億元,同比增長約30.84%。其中,人保壽險、中國平安、太保壽險增速較快,同比分別增長66.80%、45.0%、31.5%。
近年來,保險行業個險代理人數量持續減少,銀保渠道逐漸重回壽險銷售主渠道,成為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快速增長的一大“功臣”。
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太保壽險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實現同比增長305%,新業務價值占比同比提升12.7個百分點;平安人壽銀保渠道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74.7%。
個險代理人隊伍方面,經過持續的壽險改革,上市險企代理人隊伍數量雖然仍在下降,但是質量已經得到明顯提高。截至2023年6月末,中國人壽個險代理人數量較年初減少約0.7萬人,平安人壽較年初減少7.1萬人。
從代理人產能來看,人均新業務價值和人均首年保費均明顯提升。2023年上半年,平安人壽代理人人均新業務價值同比提升94.3%,中國人壽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費同比提升38.1%,太保壽險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提升35.1%。
自7月底預定利率高于3%的壽險產品集中下架后,8月以來壽險新產品逐漸上架,市場十分關心預定利率下調后的新產品能否繼續支撐保費收入和新業務價值的高增長。
對此,國泰君安非銀研究團隊認為,3.0%定價利率產品陸續上線,預計客戶低風險偏好下的保險儲蓄需求依然旺盛,居民保險儲蓄持續高位將繼續推動壽險銷售顯著復蘇。
財險總體實現承保盈利
今年以來,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平穩轉段,居民出行頻率和距離明顯增加,導致車險出險率同比有所增加,產險業務承保綜合成本率也有所提升,但總體保持承保盈利。
財險“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今年上半年實現保險服務收入合計約4695.87億元,同比增長約9.86%;實現承保利潤合計約129.96億元,同比減少6.74%。
綜合成本率是核算財險公司經營成本的核心數據,高于100%代表險企承保虧損。2023年上半年,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承保綜合成本率分別約96.4%、98.0%、97.9%,同比分別提升0.1個百分點、0.9個百分點、0.6個百分點。
細分到機動車輛險業務來看,人保財險、太保產險承保綜合成本率分別約96.7%、98.0%,同比分別提升0.9個百分點、1.4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四成,繼續帶動新能源車險銷售高速增長,太保產險上半年實現新能源車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65.1%。
但新能源車險出險率依舊偏高,據中國太保產險總經理曾義介紹,新能源車出險率高出燃油車接近1倍。
“在當前經營情況下,我們提出新能源車險業務發展速度相對合理、綜合成本相對理想、業務結構必須優異的經營性工作目標。”曾義說,相信經過不懈努力,能夠早于、快于同業實現新能源車險業務的盈利。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兩市成交額連續兩日破萬億元!四大積極因素助科創50指數漲超4%!
指南針:2023年上半年凈利同比降94.34%
新捷達雨刮噴水保險在哪 新捷達雨刮噴水保險絲在哪里
排行
最近更新
- 五大上市險企上半年合計凈利潤超1300億元 投資波動考驗險企...
- 海汽集團(603069)8月29日主力資金凈買入2240.60萬元
- 萬泰生物(603392)8月29日主力資金凈買入314.91萬元
- 收入占比超50%,全閃存時代到底還有多遠?
- 安謀科技與恒玄科技深化合作,共贏終端智能化產業芯機遇
- 浪潮信息攜手北京德康世紀:AI全棧解決方案,為"數字戲劇"發展筑基
- 價格暴漲4000%!供不應求!曾經的“邊角料”徹底火了
- “人散開,這里交給我!”
- 國力股份(688103)8月29日主力資金凈賣出237.84萬元
- 中郵證券:給予富佳股份增持評級
- 中天精裝最新公告:上半年凈利降23.12%至3754.45萬元
- 1-7月海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600億元
- 德藝文創最新公告:上半年凈利降68.58%至664.52萬元
- 海口市總工會開展“送清涼”活動
- 我市民宿經濟日漸火爆 實現特色人文沉浸式體驗
- 再見!人民公園摩天輪
- 越南8月出口同比下降7.6%連續六個月下滑 為2009年以來最長
- “零元購”重創美國零售商
- 西蘭花蝦皮蛋餅怎么做
- 五大上市險企中期業績全部亮相 呈“兩升三降”格局
- 打開傳統工藝展覽新窗口
- 湖北上半年 跨境人民幣結算量超千億元
- 透支消費者信任 掃碼消費豈能變成“強制關注”
- 量化交易不是“背鍋俠”,機構稱其不會引發大盤大跌,更多機...
- 生豬:提前交易拋售預期,等待現貨印證
- 昆明“七庫”水質穩達Ⅲ類標準
- 消息稱新款特斯拉Model 3將9月1日上市:價格定在20萬元左右
- 盧偉冰:小米48億印度資金僅為凍結并非沒收,正通過法律途徑...
- 硅寶科技08月29日獲深股通增持9.93萬股
- 成渝中線高鐵四川段主體工程進入全面施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