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 > 正文

李嘉誠拋售內地房產的原因是什么?李嘉誠的綜合考量

2018年到2019年間,李嘉誠拋售內地房產一直在緩慢進行,對于無數的投資者來說,李嘉誠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們的心,那么李嘉誠拋售內地房地產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

1、預測經濟周期。李嘉誠在香港起家,所以與不完全開放的大陸相比,能更好地感知任何經濟變化。據說每10年是一個周期。2015年,他可能無法預測2018年的經濟形勢,但他很清楚,2015年樓市最瘋狂的時候,它選擇了退出。這是一個合格投資大師最基本的素質。

2.基本面下行壓力,明哲保身。2014年和2015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期。數據顯示,2014年GDP同比增速為7.3%,2015年降至6.9%。李嘉誠在內地銷售的大部分是寫字樓和物業,而不是住宅。由于物業租金對經濟繁榮的影響非常敏感,加上資金投資周期長,經濟一旦走下坡路,恢復期長,損失會非常大。作為一個商人,這是一種正常的商業行為。

3.不能說撤資,只能說倒退進步。雖然近年來經濟一直在下滑,但2018年仍有6.9%的增長率,遠高于其他國家,中國的投資潛力依然存在。根據李嘉誠的長實房地產2018年年中報告,可開發土地儲備(包括開發商在合作開發項目中的權益,但不包括農業用地和已竣工物業)約為1.15億平方英尺。其中有500萬平方英尺、1.06億平方英尺和400萬平方英尺,分別位于香港、大陸和海外。也就是說,李嘉誠在內地還有近千萬平方米的土地。按照2017年164.74萬平方米土地的規劃開發速度,該土地仍可由程在內地開發5年左右。

此外,中期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長實股東應占經審計利潤為247.53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69%。去年這個數字是67%。在利潤快速增長、經濟基本面沒有惡化的這個時候,我不認為有哪個商人會選擇撤資。李嘉真誠出售大陸資產與其說是一種“撤資”,不如說是一種保險行為。畢竟,在經濟下滑的時候,手里有更多的現金總比有大量的房產要好。

4、抄底歐洲。歐債務危機影響深遠,整個經濟尚未擺脫陰影,歐元已經走弱,英國脫歐的背景對“抄底歐洲".”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根據數據顯示,2010年,李嘉誠旗下公司以91億美元收購了英國電網公司。同年2月,以1550億港元收購奧地利第三大移動通信公司,收購英國電網、水務和天然氣資產;目前,李嘉誠控制著英國近30%的天然氣市場、四分之一的配電市場和約5%的供水市場。

上述是關于李嘉誠拋售內地房產的相關知識,對此感興趣也可以了解一下房地產下跌風險排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