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 > 正文

擦亮歷史文化底色激活文旅休閑產業,新時代八婺攬勝圖增色添彩

在全域城鄉風貌大提升中,我市著力美化活化傳統村落,擦亮歷史文化底色、激活文旅休閑產業,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為新時代八婺攬勝圖增色添彩。截至目前,我市擁有省級傳統村落120個,其中中國傳統村落104個,數量居全省第二。

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的最大遺產。我市強化資金支持,以有序推進傳統村落保護示范工程為抓手,堅持“保護優先、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村民主體”的原則,統籌保護好162個市級傳統村落的歷史文化遺存。

金華市區設立傳統村落保護專項資金,對傳統村落防火安全保障、歷史環境要素修復、非遺保護利用等項目給予支持。市區迄今已投入6800多萬元,用于39個傳統村落、128個文保單位(點)的保護和提升,留住歷史根脈、文化記憶。

各縣(市、區)也投入近3.3億元用于傳統村落保護改造。浦江統籌運用“拆、改、降、修、騰、引”六字戰法,完成兩輪“百幢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工程,讓當地有價值、有特色、有歷史底蘊的傳統村落重現原貌、煥發活力。

傳統村落優勢在文化,我市嚴格保護傳統村落核心區的傳統建筑和歷史文化要素,引進文化創意項目,大力培育手工藝坊、民俗表演、鄉土文化體驗等文旅產業,持續擦亮傳統村落文化底色。

武義深挖傳統村落特色,設計農耕文化、溫泉養生文化、茶文化、螢鄉文化、五金工業文化5條美麗鄉村精品線,每年舉辦特色民俗文化節,吸引長三角的游客、攝影家、民俗愛好者參與,推動擎臺閣、昆曲、蕩湖船等一批民俗傳承和光大。

秉持保護性開發的理念,我市挖掘傳統村落地方文化,完善基礎設施,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培育“旅游+文化”“旅游+特色體驗”等,創新傳統村落活化利用的路徑,以產業牽引有力推動鄉村振興。

義烏市佛堂鎮倍磊村在保護傳統村落的同時,統籌兼顧歷史文化名村、美麗宜居示范村、美麗鄉村等建設,通過古建保護、文化挖掘、環境修復、村莊整潔、旅游拓展等綜合措施,塑造宜居、宜業、宜游的鄉村新風貌。

武義縣履坦鎮壇頭村從103戶農戶手中流轉傳統建筑6000余平方米,引入電商服務中心、古婺窯非遺體驗館等創業項目15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長,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番。

關鍵詞: 文旅休閑產業 限售股減持規定 陳琦牛肉 股份制銀行排名 云掌財經 大陸股市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