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 > 正文

打造蟹鉗港縣域風貌區用好“加減乘除”解難題

最近,環蟹鉗港山林修復、海灣修復清理、濱海公路新橋段路緣沿線復綠等項目陸續實施。這是象山縣打造蟹鉗港縣域風貌區、用好“加減乘除”解難題的一個縮影。

“潮隱海山”蟹鉗港縣域風貌區于2021年12月被列入省首批城鄉風貌樣板區試點建設名單。風貌區位于象山縣中部,涉及4個鄉鎮,整體布局環蟹鉗港展開,總面積約126平方公里。風貌區建設充分發揮“山海格局、灘涂廣闊、田園逸趣、漁港風情”的資源稟賦優勢,堅持“立足本底、補齊短板,適度設計、精細建設”的總體理念,融合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擘畫“山海風貌、田園風光、半島風情”美美與共的萬象山海圖卷。

為打造好蟹鉗港縣域風貌區,我縣著力用好“加、減、乘、除”解難題,并注重“風、貌”協同提品質,結合我縣“共富樣板區”“海上兩山”“精特亮”等建設行動,共涉及52個建設項目,計劃總投資4.9億元,努力為我省城鄉風貌整治提升行動提供一個“山海萬象”的特色樣本。

形成風貌整治提升的“象山思路”。秉持“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的理念,做到最小程度干擾自然,最大限度展示自然。對基礎設施做加法,提升主要道路品質,在自然風貌優越的區域適當打造步道、驛站、觀景臺等配套服務設施,計劃推進環蟹鉗港公路局部拓寬、路面標識和城市家具、6個公路驛站等項目建設;對影響環境美觀的點位做減法,清理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的廣告牌、臨時堆放、違章搭建,對風貌較差的建筑、設施進行改造提升,計劃推進環港農漁生產設施景觀面貌提升、大下線沿線村莊及工業風貌提升等改造提升項目;對數字賦能、文化賦能做乘法,結合未來社區、未來鄉村建設,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構建數字化治理系統,強化風貌區文化品牌,推進統一標識建設和公共藝術植入;對裸露山體、污染源等難以治理的環境問題做除法,推進岸水同治、裸崖修復、灘涂修復、山林修復和駁岸生態化處理。

注重“風、貌”協同,努力實現風貌整治提升“內外兼修”。蟹鉗港縣域風貌區建設充分挖掘當地“二月二”、“五月廿七”、寧波走書等非遺文化,打造鄉情文化館、非遺文化傳承空間,形成環蟹鉗港區域非遺文化地圖。鼓勵各相關鄉鎮積極展示當地居民趕小海、曬苔條等活態風貌,并確保不因風貌區的建設而受到干擾。在此基礎上,強化產業支撐,完善共富圖景,結合蟹鉗港區域文旅產業特點,推進“花墻火龍果基地”“靈巖山濱海森林運動智谷”等項目建設,發展特色民宿產業,打造漁船餐廳、特色餐館,切實拓寬增收渠道,形成共同富裕的縣域樣板。

關鍵詞: 水煮魚皇后淘寶店 李嘉格淘寶店網址 王健林馬云對賭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