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 > 正文

父債子償還是人死債消?法院這樣判!

有句老話叫“父債子償”

大家普遍認為


(資料圖)

父母去世之后留下的債務

理應由子女償還

這是否有法律依據呢?

近日,江蘇鎮江市丹徒區人民法院

審理了一起涉及

遺產繼承的債務糾紛案例

為大家普及了相關法律知識

2017年3月,徐某(化名)向劉某(化名)借款20萬元并出具借條,約定3個月后歸還,但徐某并未按時歸還。

2018年6月,徐某因交通事故死亡。為追索借款,劉某將徐某的繼承人徐小某(化名)等六人一并起訴至法院,要求清償徐某生前債務20萬元及利息。

然而,各被告辯稱

徐某并未留下任何遺產

各被告也未繼承到遺產

且對于徐某向劉某

借款事宜并不知情

徐某已經去世

各被告不應當承擔清償責任

由于徐某已經去世,雙方對于債務又各執一詞。為查明遺產情況,承辦法官調查了徐某生前的財產情況,發現徐某在內蒙古的一張銀行卡內存有150454元。這筆錢在他去世一個月后被人取出,取款地就在鎮江丹徒區。經過進一步調查,最終確定是死者徐某的二女兒所取。

在事實面前

被告承認取出過該筆錢款

但辯稱是用于徐某的喪葬事宜

最終判決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條法律規定,繼承人以所得遺產實際價值為限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

超過遺產實際價值部分,繼承人自愿償還的不在此限。繼承人放棄繼承的,對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可以不負清償責任。被告作為繼承人,應當在繼承徐某的遺產范圍內清償債務。

對于被告辯稱的150454元均用于喪葬事宜,法院認為,徐某因交通事故死亡,交通事故賠償的范圍內已經涵蓋喪葬費用,因此被告該部分的辯稱,法院不予采納。

最終法院判決,各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劉某75227元。后被告不服判決,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原判。

“父債子償”是理所應當的嗎?

對此,法官表示

繼承是對被繼承人生前財產權利

和財產義務的概括承受

但不是所有的債務均可以“父債子償”

“父債子償”是有前提和限度的

均是在繼承遺產的前提下

以繼承遺產的實際價值為限

承擔相應的債務清償責任

本案徐小某等六人均未明確放棄對徐某遺產的繼承,故應當在繼承徐某遺產的范圍內承擔清償責任。

來源:江蘇廣電新聞·荔枝新聞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曹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內容及圖片視頻如涉及侵權等問題

請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