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生活 > 正文

氣象賦能、精準預報 三明穩端旅游“飯碗”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三明市建寧縣的金鐃山景區。東南網記者 周霞 攝

金鐃山上的氣象監測設備。東南網記者 周霞 攝

東南網8月20日報道(記者 周霞)“氣象+旅游”作為充分挖掘氣象資源和創新氣象服務的重要領域,正助推著福建文旅經濟增長。近年來,福建省三明市圍繞“中國綠都·最氧三明”主品牌,打造以“尋朱子、品茶香、走蘇區、訪客家、泡溫泉、看丹霞、觀百鳥、探溶洞、賞花海、品小吃”為特色的多樣化文旅產品。

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資源開發科科長周靖儀介紹,2016年以來,當地堅持開展“四季行”活動,為一年四季定下不同主題,挖掘三明市最有特色的季度景觀與人文特色,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來休閑。

春季,“萬紫千紅看花海”主題包括建寧“花海跑”、永安“竹海桃花緣”、大田“高山茶海跑”等產品;夏季,“綠野鄉居親子游”主題主要定位人群是家庭與學子,包括尤溪研學記、將樂“嘻游記”等;去年秋季的“碧藍蒼穹深呼吸”主題活動中,將觀鳥與露營相結合的明溪“觀鳥露營節”廣受好評;冬季,“小吃大餐醉風情”集中推介三明客家地區美食。

截至目前,“四季行”已推出28個主題產品。2022年,全市接待游客3904.27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08.42億元。今年,“四季行”活動還全新打造為“同話滬明情·四季游三明”。

花什么時候開?在哪里能看到最美的花海?花期何時結束?這些都是游客非常關注的問題。科學精準的氣象預報不僅能為游客提供極大便利,也助推了三明旅游事業發展。

自“四季行”啟動以來,三明市文旅局不斷加強與市氣象局、各縣氣象局聯動合作,收獲頗豐。周靖儀表示,氣象服務對于文旅活動的引領非常重要。“基本上每個縣的活動都需要花期預告,幾乎每天都有氣象服務報告推送到文旅部門,然后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轉發給市民游客。”周靖儀說。

下一步,三明將結合文旅與氣象,推出“時令美食”等與康養相結合的產品。三明下轄11區縣,美食各有特色,不僅有閩東、閩中、閩南、客家、潮汕等口味,又融合了江西、浙江、上海等外省風味。“比如說,三明春夏秋冬可以吃什么?對養生有沒有幫助?這將是我們下一步要研發的產品。”周靖儀介紹。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