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項目 > 正文

湖南無人農場(望城)項目在長沙投運 可實現全程無人機械化

隨著工作人員按下手機上的操作按鈕,農機庫里一輛旋耕機自動打火啟動,從田地旁的路上緩慢行駛,在稻田入口轉彎進田,隨后開始有序整田,轉向、加油、掉頭等操作,順靈活。

這個“走位”清晰的無人員駕駛旋耕機耕作完成后可自動回到機庫,直線行駛的誤差在正負2.5厘米以內,還可更換相應機具實現播種、施肥、秸稈撿拾等無人化作業。

4月10日,湖南無人農場(望城)項目(簡稱“望城項目”)在長沙投運,這是湖南的首個無人農場。

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湖南省糧食播種面積7100萬畝,總產量600億斤以上;農機總動力6580萬千瓦,位居中國第五;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達52%,其中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達到78.36%。

圖為無人駕駛拋秧機在工作。<a target=

圖為無人駕駛拋秧機在工作。中新社記者 王昊昊 攝

望城項目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院士團隊的無人農場關鍵技術,使用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院士團隊選育的優良水稻品種,選用中聯重科等國內先進農機裝備,能夠實現水稻耕、種、管、收生產環節全覆蓋。

“未來農業無人化、少人化、數字化、智慧化將成為主要發展趨勢。”湖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袁延文表示。

望城項目選址于望城四萬畝高標準農田、水稻產業示范園具備較完整水稻產業鏈的2家農業經營主體內,第一期集中示范面積280畝,2022年將達到5000畝,2025年達到4萬畝。

中新社記者在望城項目投運現場看到,無人駕駛的旋耕機、拋秧機等有序運作,自動避障、精準拋秧等動作一氣呵成;稻田上空盤旋著各式無人機,其可通過對稻田“察顏觀色”,快速獲知水稻生長的營養豐缺情況,根據施肥處方圖精準施肥。

圖為記者拍攝的撒播機等設備。<a target=

圖為記者拍攝的撒播機等設備。中新社記者 王昊昊 攝

“無人農場大部分能實現農機自動從機庫到田里作業再回到機庫,一些環節是少人化,比如插秧和拋秧,農機可實現一鍵自動駕駛,但需要有一個人裝填秧苗。”羅錫文院士團隊成員、華南農業大學教授胡煉表示,農場的田間管理、收獲、秸稈撿拾壓捆、智能灌溉、農情監測等環節,也都可實現全程無人機械化。

“以水稻生產為例,過去一頭牛一個人一天最多犁二畝地,現在一臺輪式拖拉機一天可以犁50畝地甚至更多;過去人工插秧,一個人一天最多插一畝地,現在一臺高速插秧機一天能插50畝至60畝。”羅錫文表示,大力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是穩定水稻生產和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據了解,未來,望城項目將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減少田間用工70%以上,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節約灌溉用水20%以上,節約肥料投入50%以上,減少農藥投入30%以上,實現核心示范區增產10%以上。

作者 王昊昊

關鍵詞: 湖南無人農場 無人機械化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